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6-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1页 |
1.1.1 建筑能耗 | 第19页 |
1.1.2 建筑自然冷却 | 第19-20页 |
1.1.3 储能技术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1.2.1 相变储能通风系统 | 第21-24页 |
1.2.2 相变储能空调或热泵系统 | 第24-27页 |
1.2.3 相变储能系统强化换热 | 第27-28页 |
1.3 目前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2章 相变储能装置计算传热模型 | 第31-40页 |
2.1 概述 | 第31-32页 |
2.2 物理模型 | 第32页 |
2.3 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2.3.1 控制方程、初始及边界条件 | 第32-34页 |
2.3.2 对流换热系数 | 第34页 |
2.4 数值求解 | 第34-37页 |
2.5 模型验证 | 第37-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相变储能通风系统新风冷却节能评价及优化 | 第40-63页 |
3.1 概述 | 第40页 |
3.2 系统描述 | 第40-42页 |
3.3 评价方法 | 第42-44页 |
3.4 模拟条件 | 第44-45页 |
3.5 不同气候条件下对比 | 第45-50页 |
3.5.1 气候条件 | 第45-46页 |
3.5.2 相变温度选择 | 第46-48页 |
3.5.3 节能潜力对比 | 第48-50页 |
3.6 参数分析 | 第50-56页 |
3.6.1 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2 相变材料导热系数的影响 | 第51-53页 |
3.6.3 相变材料潜热的影响 | 第53页 |
3.6.4 蓄冷空气流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5 蓄冷时间的影响 | 第54页 |
3.6.6 相变材料板长度的影响 | 第54页 |
3.6.7 相变材料板厚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3.7 遗传算法优化 | 第56-59页 |
3.8 敏感性分析 | 第59-61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建筑动态热环境计算模型 | 第63-79页 |
4.1 概述 | 第63页 |
4.2 数学模型 | 第63-75页 |
4.2.1 不透明围护结构传热模型 | 第63-64页 |
4.2.2 窗户传热模型 | 第64-66页 |
4.2.3 透过体系光学性能 | 第66-70页 |
4.2.4 太阳辐射得热 | 第70-72页 |
4.2.5 热扰对流辐射分布 | 第72-73页 |
4.2.6 对流换热系数 | 第73页 |
4.2.7 长波辐射换热 | 第73-74页 |
4.2.8 空气热平衡方程 | 第74-75页 |
4.3 数值求解 | 第75-76页 |
4.4 模型验证 | 第76-7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5章 相变储能通风系统室内降温及节能效果研究 | 第79-104页 |
5.1 概述 | 第79页 |
5.2 房间描述 | 第79-80页 |
5.3 系统描述 | 第80-82页 |
5.4 数学模型 | 第82-85页 |
5.5 模拟条件 | 第85页 |
5.6 相变温度的影响 | 第85-91页 |
5.6.1 代表日 | 第85-89页 |
5.6.2 夏季三个月 | 第89-91页 |
5.7 蓄冷换气次数的影响 | 第91-96页 |
5.7.1 代表日 | 第91-94页 |
5.7.2 夏季三个月 | 第94-96页 |
5.8 不同室内设定温度下对比 | 第96-99页 |
5.9 不同气候条件下对比 | 第99-102页 |
5.10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6章 组合式相变材料储能通风系统室内降温及节能效果研究 | 第104-116页 |
6.1 概述 | 第104页 |
6.2 物理数学模型 | 第104-106页 |
6.3 数值求解 | 第106页 |
6.4 模拟条件 | 第106页 |
6.5 相变温度组合方式的影响 | 第106-111页 |
6.6 蓄冷换气次数的影响 | 第111-115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7章 双蓄冷源相变储能空调运行特性实验研究 | 第116-134页 |
7.1 概述 | 第116页 |
7.2 系统描述 | 第116-118页 |
7.3 实验装置 | 第118-125页 |
7.3.1 机组描述 | 第118-122页 |
7.3.2 数据采集 | 第122页 |
7.3.3 测试条件 | 第122-123页 |
7.3.4 性能指标 | 第123-125页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5-133页 |
7.4.1 案例研究 | 第125-131页 |
7.4.2 模式3和模式4性能对比 | 第131-133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34-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9页 |
致谢 | 第149-150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0-151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其他科研成果)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