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9-13页 |
·电能质量标准 | 第10-11页 |
·国外电能质量监控装置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电能质量监控装置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电源智能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29页 |
·电源智能检测系统概述 | 第15页 |
·电源智能检测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方案的比较 | 第15-16页 |
·本系统设计方案 | 第16-20页 |
·交流电源信号和信号调理模块 | 第17页 |
·下位机输出支路信号采集模块 | 第17-18页 |
·上位机数据监测模块 | 第18-19页 |
·数据通讯的现场总线选择 | 第19-20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20-25页 |
·嵌入式系统组成 | 第20-2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1-22页 |
·ARM Linux 系统开发流程 | 第22-23页 |
·ARM 处理器选型 | 第23-25页 |
·S3C2440A 核心板简介 | 第25页 |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下位机输出支路信号采集模块设计 | 第29-41页 |
·下位机输出支路信号采集硬件电路设计 | 第29-34页 |
·电流和电压互感器电路 | 第30页 |
·电源信号采集电路 | 第30-32页 |
·峰值保持电路 | 第32-33页 |
·CAN 总线通信单元电路 | 第33-34页 |
·下位机输出支路信号采集软件设计 | 第34-40页 |
·晶振初始化 | 第34页 |
·端口初始化 | 第34页 |
·ADC2 初始化 | 第34-35页 |
·CAN 初始化 | 第35页 |
·定时器初始化 | 第35页 |
·CS5460A 初始化 | 第35-36页 |
·CS5460A 校准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上位机数据监测模块设计 | 第41-61页 |
·上位机数据监测模块硬件设计 | 第41-48页 |
·扩展CAN 总线通信单元硬件设计 | 第41-42页 |
·NAND FLASH 控制器 | 第42-44页 |
·SDRAM 存储控制器 | 第44-45页 |
·触摸屏电路 | 第45-46页 |
·UART 和USB 下载电路 | 第46-47页 |
·核心板电源电路 | 第47-48页 |
·其他外围电路 | 第48页 |
·嵌入式 Linux 设备驱动程序 | 第48-51页 |
·嵌入式Linux 设备驱动程序概述 | 第48-49页 |
·嵌入式Linux 驱动程序分类 | 第49页 |
·嵌入式Linux 驱动程序开发流程 | 第49-50页 |
·嵌入式Linux 驱动程序加载方式 | 第50页 |
·嵌入式Linux 驱动程序调试 | 第50-51页 |
·CAN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设计 | 第51-58页 |
·S3C2440A 的SPI 接口通讯步骤 | 第51-53页 |
·MCP2510 的SPI 接口通信设置 | 第53-55页 |
·CAN 总线字符设备驱动程序的实现 | 第55-58页 |
·CAN 总线字符设备的应用程序设计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基于 S3C2440A 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移植 | 第61-71页 |
·内核源码的准备和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61页 |
·内核源码的获取 | 第61页 |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61页 |
·移植 BootLoader | 第61-63页 |
·U-Boot 的启动过程 | 第62页 |
·U-Boot 移植 | 第62-63页 |
·Linux2.6 内核移植 | 第63-65页 |
·CAN 驱动移植 | 第64页 |
·内核裁剪与编译 | 第64-65页 |
·yaffs2 根文件系统移植 | 第65-70页 |
·移植BusyBox | 第66-67页 |
·yaffs2 根文件系统构建 | 第67-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基于 QT/Embedded 人机界面设计 | 第71-77页 |
·几种典型的嵌入式 GUI 系统 | 第71-73页 |
·MicroWindows | 第71页 |
·OpenGUI | 第71页 |
·MiniGUI | 第71-72页 |
·Qt/Embedded | 第72-73页 |
·Qt 核心机制—信号槽机制 | 第73-74页 |
·基于 QT2.2.0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74-76页 |
·建立子文件 | 第74页 |
·生成可执行文件 | 第74页 |
·运行可执行文件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