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创新点 | 第12-13页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2页 |
(二) 研究观点的创新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式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中小企业成长路径与产业集群资源理论综述 | 第13-30页 |
一、中小企业成长路径理论综述 | 第13-20页 |
(一)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二) 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的企业成长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三)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中小企业成长路径 | 第19-20页 |
二、产业集群资源概述 | 第20-26页 |
(一)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 第20-23页 |
(二) 产业集群资源理论综述 | 第23-25页 |
(三) 产业集群资源的内涵 | 第25-26页 |
三、现有研究的启示及本文研究框架构建 | 第26-30页 |
(一) 现有研究的启示 | 第26-29页 |
(二) 本文研究框架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舒城县集群内中小企业成长现状分析 | 第30-40页 |
一、舒城县中小企业成长历程及现状 | 第30-32页 |
二、舒城县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特征 | 第32-35页 |
(一) 集群化发展条件优越 | 第33-34页 |
(二) 回乡创业型中小企业众多 | 第34页 |
(三) 流动资金比较丰裕 | 第34-35页 |
(四) 政策环境比较有利 | 第35页 |
三、舒城县中小企业成长面临的问题 | 第35-37页 |
(一) 企业管理方面 | 第35页 |
(二) 资金需求方面 | 第35-36页 |
(三) 技术创新方面 | 第36-37页 |
(四) 品牌建设方面 | 第37页 |
四、基于产业集群资源视角的舒城县中小企业成长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一) 政策资源支持力度不够 | 第37-38页 |
(二) 资金资源整合力不足 | 第38页 |
(三) 信息资源获取难度大 | 第38-39页 |
(四) 网络资源处于初步阶段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产业集群资源视角的舒城县中小企业成长调查分析 | 第40-54页 |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40-43页 |
(一) 设计问卷的思路 | 第40-42页 |
(二) 问卷调查的过程 | 第42-43页 |
二、产业集群资源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 第43-52页 |
(一) 舒城县产业集群资源状况总体分析 | 第43-46页 |
(二) 舒城县三个重点产业集群内产业集群资源状况比较分析 | 第46-52页 |
三、本章结论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群资源视角的舒城县中小企业成长路径思考 | 第54-59页 |
一、政策资源提升方面 | 第54-55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54-55页 |
(二) 企业层面 | 第55页 |
二、资金资源提升方面 | 第55-56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55-56页 |
(二) 企业层面 | 第56页 |
三、信息资源提升方面 | 第56-57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56-57页 |
(二) 企业层面 | 第57页 |
四、网络资源提升方面 | 第57-59页 |
(一) 政府层面 | 第57页 |
(二) 企业层面 | 第57-59页 |
本文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