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实验安排的比较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1页
    1.1 问题提出背景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9页
    1.4 研究方法第9-11页
2 理论基础第11-14页
    2.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11-12页
    2.2 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论第12-13页
    2.3 网络教育理论——参与理论第13-14页
3 中美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情况第14-24页
    3.1 物理课程改革第14-18页
        3.1.1 美国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第14-16页
        3.1.2 中国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第16-18页
    3.2 物理课程标准第18-21页
        3.2.1 美国物理课程标准第18-19页
        3.2.2 中国物理课程标准第19页
        3.2.3 比较分析两国物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第19-20页
        3.2.4 比较分析两国物理课程标准的主题安排第20-21页
    3.3 物理教材介绍第21-24页
        3.3.1 美国初中物理教材第21-22页
        3.3.2 中国初中物理教材第22-24页
4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实验的比较分析第24-43页
    4.1 关于物理教材的实验安排第24-27页
        4.1.1 美国教材中实验种类和数目第24-25页
        4.1.2 中国教材中实验种类和数目第25-26页
        4.1.3 两国实验对比分析第26-27页
    4.2 教材关于网络资源的运用第27-32页
        4.2.1 美国物理教材出版社网站第27-30页
        4.2.2 中国物理教材出版社网站第30-32页
        4.2.3 两国教材出版社网站比较分析第32页
    4.3 关于教材的排版特色第32-40页
        4.3.1 两国教材实验排版比较第32-33页
        4.3.2 两国教材文字叙述的比较第33-34页
        4.3.3 两国教材插图的比较第34-40页
    4.4 关于物理实验器材的选用第40-43页
        4.4.1 美国物理实验器材选用第40页
        4.4.2 中国物理实验器材选用第40-41页
        4.4.3 两国实验器材比较分析第41-43页
5 中美初中物理教材实验案例对比第43-54页
    5.1 关于折射反射实验第43-46页
    5.2 关于串并联电路实验第46-50页
    5.3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第50-54页
6 对我国初中物理教材编写以及物理教学的建议第54-56页
    6.1 对我国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建议第54-55页
        6.1.1 丰富出版社网站教育资源第54页
        6.1.2 对教材中图文安排的建议第54页
        6.1.3 对实验取材的建议第54-55页
    6.2 对我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建议第55-56页
        6.2.1 增加自主设计实验开放性第55页
        6.2.2 丰富实验结论汇报的多样性第55页
        6.2.3 一个实验解决多个问题第55页
        6.2.4 增强实验的安全性第55-56页
7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7.1 研究的结论第56-57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生物复习课中的研究--以某校高一教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的个案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