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模拟和基于传递系数结构参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36页 |
1.1 前言 | 第14-15页 |
1.2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 | 第15-17页 |
1.2.1 聚团直径 | 第16-17页 |
1.2.2 聚团空隙率 | 第17页 |
1.3 循环流化床-下行床 | 第17-22页 |
1.3.1 下行床聚团特征 | 第18-20页 |
1.3.2 下行床轴向流动结构 | 第20-21页 |
1.3.3 下行床径向流动结构 | 第21-22页 |
1.4 两相流曳力模型 | 第22-26页 |
1.4.1 传统曳力模型 | 第22-23页 |
1.4.2 单参数比例系数法 | 第23-24页 |
1.4.3 多参数结构曳力模型 | 第24-26页 |
1.5 流化床中结构共性 | 第26-33页 |
1.5.1 鼓泡流化床结构特征 | 第27-29页 |
1.5.2 湍动流化床结构特征 | 第29-33页 |
1.6 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第2章 提升管内部结构与曳力研究 | 第36-60页 |
2.1 前言 | 第36页 |
2.2 结构参数模型 | 第36-42页 |
2.2.1 聚团相的力平衡方程 | 第37-39页 |
2.2.2 分散相颗粒群的力平衡方程 | 第39-40页 |
2.2.3 质量守恒方程 | 第40页 |
2.2.4 均相假设 | 第40-41页 |
2.2.5 聚团性质方程 | 第41-42页 |
2.3 模型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2.4 模拟设置 | 第44-47页 |
2.5 结构参数模型验证 | 第47-55页 |
2.5.1 固体循环量 | 第47-49页 |
2.5.2 固相浓度瞬时图 | 第49-51页 |
2.5.3 轴向和径向空隙率分布 | 第51-55页 |
2.6 结构参数模型简化 | 第55-58页 |
2.6.1 循环床模型 | 第55-57页 |
2.6.2 循环床模拟结果 | 第57-58页 |
2.7 结论 | 第58-60页 |
第3章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0-68页 |
3.1 前言 | 第60-61页 |
3.2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1-65页 |
3.2.1 循环床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62-63页 |
3.2.2 循环床曳力对比 | 第63-64页 |
3.2.3 基于聚团相简化的循环床模型模拟结果 | 第64-65页 |
3.3 结论 | 第65-68页 |
第4章 基于传递系数的结构参数方法推广 | 第68-92页 |
4.1 前言 | 第68页 |
4.2 基于传递系数的结构参数方法 | 第68-74页 |
4.2.1 鼓泡床模型 | 第68-72页 |
4.2.2 湍动床模型 | 第72-74页 |
4.3 模型计算方法 | 第74页 |
4.4 模拟设置 | 第74-75页 |
4.5 模型验证 | 第75-77页 |
4.5.1 鼓泡床模拟结果 | 第75-76页 |
4.5.2 湍动床模拟结果 | 第76-77页 |
4.6 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7-83页 |
4.6.1 鼓泡床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78-80页 |
4.6.2 鼓泡床曳力对比 | 第80-81页 |
4.6.3 湍动床参数敏感性分析 | 第81-82页 |
4.6.4 湍动床曳力对比 | 第82-83页 |
4.7 简化的模型验证 | 第83-87页 |
4.7.1 基于乳化相简化的鼓泡床模型模拟结果 | 第84-85页 |
4.7.2 基于聚团相简化的湍动床模型模拟结果 | 第85-87页 |
4.8 简化模型的意义 | 第87-89页 |
4.9 结论 | 第89-92页 |
第5章 多粒径输送床模拟 | 第92-104页 |
5.1 前言 | 第92-94页 |
5.2 数学模型 | 第94-96页 |
5.2.1 基于结构的相间曳力模型 | 第94-95页 |
5.2.2 拟均相方法(气体/细颗粒) | 第95-96页 |
5.3 模拟方法 | 第96-9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2页 |
5.4.1 粗颗粒终端速度(不含细颗粒相) | 第98-99页 |
5.4.2 粗颗粒终端速度(含细颗粒相) | 第99-101页 |
5.4.3 细颗粒体积分数 | 第101-102页 |
5.5 结论 | 第102-104页 |
第6章 下行床内部结构与曳力研究 | 第104-124页 |
6.1 前言 | 第104-105页 |
6.2 结构曳力模型 | 第105-107页 |
6.3 结构参数模型 | 第107-110页 |
6.3.1 均相假设 | 第107-108页 |
6.3.2 聚团相力平衡方程 | 第108页 |
6.3.3 分散相力平衡方程 | 第108-109页 |
6.3.4 平均空隙率方程 | 第109页 |
6.3.5 压降方程 | 第109-110页 |
6.3.6 聚团性质方程 | 第110页 |
6.4 模型计算方法 | 第110-111页 |
6.5 模拟设置 | 第111-114页 |
6.6 结果与讨论 | 第114-122页 |
6.6.1 聚团影响 | 第114-116页 |
6.6.2 固相浓度和颗粒速度的径向分布 | 第116-118页 |
6.6.3 固相浓度和颗粒速度轴向分布 | 第118-121页 |
6.6.4 轴向压降分布 | 第121-122页 |
6.7 结论 | 第122-12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8页 |
7.1 结论 | 第124-126页 |
7.2 创新点 | 第126页 |
7.3 展望 | 第126-128页 |
符号表 | 第128-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4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44-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