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2.1 输入理论的概况 | 第13页 |
2.2 输入理论用于英语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3 克拉申语言输入理论的四大特征 | 第16-18页 |
2.3.1 可理解性原则 | 第16页 |
2.3.2 有趣的或相关性原则 | 第16-17页 |
2.3.3 非语法程序安排 | 第17页 |
2.3.4 足够的量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实证研究与方法 | 第18-28页 |
3.1 问题的提出 | 第18页 |
3.2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3.3 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5 研究过程 | 第20-25页 |
3.5.1 写作试验前测数据 | 第20-23页 |
3.5.2 实验操作 | 第23-25页 |
3.5.3 写作试验后测数据 | 第25页 |
3.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5-28页 |
3.6.1 写作态度的转变 | 第25页 |
3.6.2 灵活运用句式结构 | 第25-26页 |
3.6.3 词汇量增多 | 第26页 |
3.6.4 写作思路的拓展 | 第26页 |
3.6.5 研究结论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输入理论对我国农村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第28-31页 |
4.1 加大相关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写作次数 | 第28页 |
4.2 巩固课内词汇搭配、适量增加可理解的课外词汇 | 第28-29页 |
4.3 讲解相关课外阅读知识、写作主题贴近农村学生 | 第29页 |
4.4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树立英语学习信心 | 第29-30页 |
4.5 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语言输入质量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附录 | 第37-48页 |
附录一 | 第37-47页 |
附录二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