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 第10-11页 |
1.1.2 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 | 第11-12页 |
1.1.3 学校大班化教育机制的弊端 | 第12页 |
1.1.4 学校教学现状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 写作教学中导学案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高中英语导学案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9页 |
2.1 国外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2.2 国内关于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3.1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3.2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20-25页 |
3.2.1 合作学习理论 | 第20页 |
3.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0-22页 |
3.2.3“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2-23页 |
3.2.4 支架式教学 | 第23-25页 |
第四章 高中英语写作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25-36页 |
4.1 英语写作导学案设计的总体思路---六步写作法 | 第26-27页 |
4.2 英语写作导学案设计的原则 | 第27-28页 |
4.3 高中英语写作导学案的设计基本环节 | 第28-34页 |
4.3.1 课前预习(Preview) | 第29页 |
4.3.2 遣词造句(Making sentences) | 第29-30页 |
4.3.3 关联词语的积累(Proper linking words) | 第30-31页 |
4.3.4 佳句佳篇模板 | 第31-32页 |
4.3.5 实战演练 | 第32-33页 |
4.3.6 作业 | 第33-34页 |
4.4 高中英语写作导学案的实施 | 第34-36页 |
4.4.1 课前准备 | 第34页 |
4.4.2 课上使用 | 第34-35页 |
4.4.3 课后反思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 | 第36-43页 |
5.1 确定研究的对象 | 第36-39页 |
5.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5.3 研究过程 | 第40页 |
5.4 研究成果 | 第40-43页 |
5.4.1 学生的写作能力有较大提升 | 第40-41页 |
5.4.2 教学更有的放矢 | 第41页 |
5.4.3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第41-42页 |
5.4.4 教研活动更富生机 | 第42-43页 |
总结与反思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59页 |
附录一: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邀请信导学案的设计 | 第47-50页 |
附录二:学案辅助教案教学实验前调查问卷 | 第50-53页 |
附录三:导学案教学模式使用几个月后实验后对照班调查问卷 | 第53-55页 |
附录四:实验前实验班成绩(以5班为例) | 第55-57页 |
附录五:实验后实验班成绩(以5班为例)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