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9页 |
第三节 新颖之处和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股票市场价格行为 | 第20-62页 |
第一节 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理论 | 第20-38页 |
一、独立性 | 第20-22页 |
(一) 独立性的含义 | 第20-21页 |
(二) 市场中独立性的存在 | 第21-22页 |
(三) 独立性的一些提示 | 第22页 |
二、经验分布的直观印象 | 第22-38页 |
(一) 对正态分布的检验 | 第22-23页 |
(二) 稳定帕累托分布 | 第23-24页 |
(三) 数据 | 第24-25页 |
(四) 频数分布 | 第25-32页 |
(五) 正态概率图形 | 第32-38页 |
第二节 价格变动惯性的检验 | 第38-53页 |
一、序列相关 | 第38-44页 |
(一) 模型 | 第38-39页 |
(二) 每日变动系数 | 第39-41页 |
(三) 四日、九日、十六日变化的系数 | 第41-44页 |
二、游程检验 | 第44-51页 |
(一) 介绍 | 第44页 |
(二) 实际和期望游程的总数目 | 第44-49页 |
(三) 每一个符号游程的期望和实际数目 | 第49-50页 |
(四) 用长度表示的游程分布 | 第50页 |
(五) 总结 | 第50-51页 |
三、Alexander 的滤波法则 | 第51-52页 |
四、波动群集性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3-62页 |
一、价格变化的分布 | 第53页 |
二、独立性 | 第53-54页 |
三、独立性的含义 | 第54-62页 |
第三章 有效市场理论 | 第62-79页 |
第一节 理论模型 | 第62-64页 |
一、公平游戏模型 | 第62-63页 |
二、子鞅模型 | 第63页 |
三、随机游走模型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有效市场模型的弱型效率 | 第64-70页 |
一、股票收益率的可预测性 | 第64-65页 |
(一) 短期收益 | 第64页 |
(二) 长期收益 | 第64页 |
(三) 反市场操作者 | 第64-65页 |
(四) 其他的预测变量 | 第65页 |
二、波动性检验和收益率的季节性 | 第65-66页 |
(一) 波动性检验 | 第65页 |
(二) 收益率季节性 | 第65-66页 |
三、跨期收益率的可预测性 | 第66-69页 |
(一) SLB 模型 | 第66-68页 |
(二) 多因素模型 | 第68-69页 |
(三) 消费资产定价模型 | 第69页 |
四、弱型有效的一些假说 | 第69-70页 |
(一) 价量关系的预测能力 | 第69-70页 |
五、小结 | 第70页 |
第三节 有效市场模型的半强型效率 | 第70-76页 |
一、一些主要的成果 | 第70-72页 |
二、一些假说及实证检验 | 第72-76页 |
(一) 股票分割对收益率的影响 | 第72页 |
(二) 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 | 第72-75页 |
(三) 追涨杀跌策略 | 第75-76页 |
第四节 有效市场模型的强型效率 | 第76-77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77-79页 |
一、事件研究 | 第77-78页 |
二、私人信息 | 第78页 |
三、收益率的可预测性 | 第78-79页 |
第四章 行为金融学 | 第79-86页 |
第一节 横截面定价异象 | 第81-83页 |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异象 | 第81-83页 |
二、新股上市溢价发行之谜 | 第83页 |
三、资产收益的羊群行为 | 第83页 |
第二节 基础-衍生定价异象 | 第83-84页 |
一、基础资产是不可交易的但衍生资产是可交易的 | 第83-84页 |
二、基础资产和衍生资产都是可交易的 | 第84页 |
(一) 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 | 第84页 |
第三节 混合定价异象 | 第84-85页 |
一、规模效应 | 第84-85页 |
二、B/M 效应 | 第8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启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 | 第92-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