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地方金融事业论文

西部地区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引言第14-21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0页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第15-17页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7-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一、研究方案第20页
  二、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一章 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理论第21-31页
 第一节 普惠的来源与普惠制第21-23页
  一、普惠的来源第21页
  二、普惠制的目标和原则第21-22页
  三、普惠制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借鉴意义第22-23页
 第二节 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内涵及理论框架第23-28页
  一、客户层面第24页
  二、微观层面第24-26页
  三、中观层面第26-27页
  四、宏观层面第27-28页
 第三节 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意义第28-31页
  一、为什么要从金融体系着手——基于功能视角第28-29页
  二、建立普惠性金融体系的意义第29-31页
第二章 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第31-57页
 第一节 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需求现状第31-38页
  一、西部各省农村居民收入及储蓄现状第31-33页
  二、西部各省农村居民支出现状第33-34页
  三、西部农村居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现状第34-37页
  四、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第37-38页
 第二节 西部地区金融服务的供给现状第38-50页
  一、西部金融机构整体存贷款余额第38-40页
  二、西部各金融机构信贷支农服务现状第40-46页
  三、西部农村保险现状第46-48页
  四、西部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及从业人员情况第48-49页
  五、西部农业股上市规模及融资现状第49-50页
 第三节 西部普惠性农村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现状第50-53页
  一、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第50-51页
  二、征信体系建设第51页
  三、抵押担保现状第51-52页
  四、信息服务及行业协会等发展现状第52-53页
 第四节 西部建立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环境第53-57页
  一、中央政策层面第53-54页
  二、相关部门规章第54-55页
  三、西部地方性法规第55-57页
第三章 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的实证分析第57-69页
 第一节 实证分析方法第57-61页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第57-59页
  二、因子分析具体步骤第59页
  三、主成分分析方法第59-60页
  四、方差最大化因子旋转第60-61页
 第二节 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实证分析指标体系第61-63页
  一、指标选取第61-62页
  二、数据来源第62-63页
 第三节 实证分析过程第63-67页
  一、标准化第63页
  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第63-64页
  三、因子提取第64-65页
  四、因子旋转第65-66页
  五、计算得分及排名第66-67页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果及说明第67-69页
  一、对实证过程的统计学评价第67页
  二、实证分析结果第67-69页
第四章 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问题分析第69-83页
 第一节 客户层面的问题分析第69-71页
  一、对农户的金融服务第69-70页
  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第70-71页
 第二节 金融服务供应层面的问题分析第71-78页
  一、农业发展银行第71-72页
  二、农业银行第72-73页
  三、农村信用社第73-74页
  四、邮政储蓄银行第74页
  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第74-76页
  六、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第76-77页
  七、农业保险第77-78页
 第三节 金融基础设施及相关服务的问题分析第78-80页
  一、支付结算服务第78-79页
  二、农户及中小企业征信体系第79-80页
  三、农村金融市场抵押担保第80页
 第四节 政府部门的激励与监管第80-83页
  一、政策激励措施第80-81页
  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第81-83页
第五章 发展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第83-95页
 第一节 服务客户的目标定位第83-84页
  一、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第83页
  二、农村金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第83-84页
 第二节 对金融服务提供者的政策建议第84-90页
  一、银行类金融机构第84-86页
  二、农村信用社第86页
  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第86-88页
  四、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第88页
  五、农业保险第88-90页
 第三节 优化西部普惠性农村金融的基础服务设施第90-92页
  一、完善信用担保机制第90页
  二、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90页
  三、继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第90-91页
  四、加强金融教育,优化信用环境第91页
  五、培育适度竞争的金融市场第91-92页
  六、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第92页
 第四节 完善西部地区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监管制度第92-95页
  一、监管主体第92-93页
  二、差别监管第93页
  三、监管激励第93页
  四、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第93-94页
  五、建立政策性银行法律法规第94页
  六、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100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下一篇:艾滋孤儿救助中政府与草根民间组织的合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