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1.1 分布式能源(光伏发电)概述 | 第13-14页 |
1.1.2 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面临挑战 | 第14-15页 |
1.2 分布式逆变电源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并网逆变器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2 分布式逆变电源控制技术 | 第17-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光伏系统建模仿真及并网控制策略研究 | 第21-40页 |
2.1 光伏电池的建模及仿真分析 | 第21-27页 |
2.1.1 光伏电池基本原理 | 第21-22页 |
2.1.2 太阳能电池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2.1.3 光伏电池模型的仿真分析 | 第24-25页 |
2.1.4 光伏电池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2.1.5 光伏发电效率优化设计 | 第27页 |
2.2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模型 | 第27-32页 |
2.2.1 MPPT概述 | 第27-28页 |
2.2.2 MPPT原理 | 第28-29页 |
2.2.3 扰动观察法 | 第29页 |
2.2.4 实现MPPT的DC/DC变换电路 | 第29-31页 |
2.2.5 光伏电池MPPT仿真分析 | 第31-32页 |
2.3 分布式逆变电源控制系统 | 第32-38页 |
2.3.1 分布式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及建模 | 第33-34页 |
2.3.2 分布式逆变电源内环控制 | 第34-35页 |
2.3.3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外环控制 | 第35-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原理及控制器设计 | 第40-58页 |
3.1 引言 | 第40-42页 |
3.1.1 电流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案 | 第40-41页 |
3.1.2 电压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方案 | 第41-42页 |
3.2 同步发电机与虚拟同步发电机 | 第42-47页 |
3.2.1 同步发电机简介与其数学模型 | 第42-45页 |
3.2.2 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结构与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3.3 虚拟同步发电机同步并网控制算法原理 | 第47-50页 |
3.3.1 同步发电机并网控制原理分析 | 第47-48页 |
3.3.2 VSG同步并网控制原理 | 第48-50页 |
3.4 VSG功频控制器设计与优化 | 第50-53页 |
3.4.1 同步发电机有功-频率控制原理 | 第50-51页 |
3.4.2 虚拟同步机有功-频率控制器设计与优化 | 第51-53页 |
3.5 VSG励磁控制器设计与优化 | 第53-56页 |
3.5.1 同步发电机无功-电压控制原理 | 第53-54页 |
3.5.2 虚拟同步发电机无功-电压控制器设计与优化 | 第54-56页 |
3.6 虚拟同步机整机控制 | 第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虚拟同步机系统仿真 | 第58-74页 |
4.1 VSG仿真参数 | 第58-59页 |
4.1.1 主电路仿真参数 | 第58页 |
4.1.2 控制器参数 | 第58-59页 |
4.2 虚拟同步机系统仿真分析 | 第59-72页 |
4.2.1 虚拟同步机离网运行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4.2.2 不带锁相环的VSG同步并网仿真 | 第63-64页 |
4.2.3 VSG并网运行仿真 | 第64-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5章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并网运行仿真 | 第74-84页 |
5.1 网侧电压频率均为额定值时的光伏系统并网运行仿真 | 第74-77页 |
5.2 网侧频率发生突变时的光伏并网运行仿真 | 第77-80页 |
5.3 网侧电压幅值发生突变时光伏并网运行仿真 | 第80-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