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适用问题研究--以基层实践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第一章 基层公安机关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实务中的疑难问题第10-15页
    第一节 基层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实施状况与特点第10-11页
        一、基层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的实施状况第10页
        二、基层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的特点第10-11页
    第二节 基层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实施的问题第11-15页
        一、技侦受理要求条件核实难第12页
        二、技术侦查最终审批权缺乏必要监督第12-13页
        三、难以遵循最后必要性原则第13页
        四、技侦适用对象难以明确标准第13页
        五、犯罪嫌疑人与律师之间的通讯安全难保障第13页
        六、技术侦查水平需要提高第13-15页
第二章 基层公安机关技侦实施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5-18页
    第一节 基于刑事诉讼理论的原因分析第15页
        一、技术侦查措施的理论原则第15页
        二、具体措施实施无法满足原则要求第15页
    第二节 基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的原因分析第15-16页
        一、对技术侦查的界定不准确第15-16页
        二、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够周延第16页
        三、事后救济缺失第16页
    第三节 基于司法实践的原因分析第16-18页
        一、技术侦查的审批程序易形式化第17页
        二、技术侦查的线索追查功能泛化第17页
        三、过度追求效率而倾向于技术侦查第17-18页
第三章 基层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措施中疑难问题的解决对策第18-23页
    第一节 明确技术侦查的原则第18-19页
        一、最后必要性原则第18页
        二、相关性原则第18页
        三、充分嫌疑原则第18-19页
    第二节 加强对技术侦查的审批和监督第19页
        一、检察机关中立行使审批权第19页
        二、检察机关切实行使监督权第19页
    第三节 进一步规范技术侦查的适用第19-21页
        一、对采取技术侦查的适用对象有所限定和例外第20页
        二、对特殊犯罪提供可以提前介入的法律依据第20页
        三、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期限进行明确第20-21页
    第四节 保障技术侦查措施当事人的救济权利第21-22页
        一、赋予当事人知情权第21页
        二、赋予当事人提起复议和申请诉讼的权利第21页
        三、技术侦查证据应当适用证据合法性规则和证据排除规则要求第21-22页
    第五节 推进公安机关技术侦查法制建设、队伍建设第22-23页
        一、不断加强技术侦查法制建设第22页
        二、不断加强技侦队伍建设第22-23页
结语第23-24页
致谢第24-25页
参考文献第25-26页

论文共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认罪协商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人权保障背景下罪犯劳动报酬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