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分化抑制因子的概述 | 第10-16页 |
1.1.1 分化抑制因子的结构 | 第10页 |
1.1.2 分化抑制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10-16页 |
1.2 分化抑制因子Id-2 的结构及功能 | 第16-17页 |
1.3 分化抑制因子Id-3 的结构及功能 | 第17-19页 |
1.4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4.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发展历史 | 第19-23页 |
1.5 多克隆抗体技术 | 第23-24页 |
1.5.1 多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意义 | 第23-24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4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30页 |
2.1.1 质粒、菌种及实验动物 | 第2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5-26页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1.4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置方法 | 第27-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42页 |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0页 |
2.2.2 人分化抑制因子Id-2、Id-3 基因克隆的获得 | 第30-35页 |
2.2.3 重组Id-2、Id-3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 第35-36页 |
2.2.4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36-37页 |
2.2.5 优化诱导表达条件 | 第37-38页 |
2.2.6 重组蛋白的纯化、浓缩及其蛋白浓度的测定 | 第38-39页 |
2.2.7 动物免疫与抗血清的制备 | 第39页 |
2.2.8 兔抗人Id-2、Id-3 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 第39-42页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2-56页 |
3.1 人分化抑制因子Id-2、Id-3 基因的克隆 | 第42-43页 |
3.2 Id-2、Id-3 基因序列分析 | 第43页 |
3.3 重组Id-2、Id-3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3-47页 |
3.3.1 pGEX-Id-2、pGEX-Id-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3-47页 |
3.3.2 以pET 系列为表达载体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7页 |
3.4 重组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与鉴定 | 第47-49页 |
3.4.1 GST-Id-2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47页 |
3.4.2 GST-Id-3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47-49页 |
3.4.3 以pET 系列为表达载体所得重组Id-2、Id-3 蛋白的诱导表达与鉴定 | 第49页 |
3.5 原核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 第49-50页 |
3.5.1 GST-Id-2 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 第49-50页 |
3.5.2 GST-Id-3 融合蛋白的免疫反应性 | 第50页 |
3.6 融合蛋白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50-51页 |
3.7 GST-Id-2 和GST-Id-3 蛋白的纯化及蛋白浓度测定 | 第51-52页 |
3.8 间接ELISA 方法的建立 | 第52-54页 |
3.8.1 ELISA 工作条件的优化 | 第52-54页 |
3.9 免疫期间抗体水平的检测 | 第54-55页 |
3.10 特异性融合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和鉴定 | 第55-56页 |
3.10.1 特异性GST-Id-2 融合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和鉴定 | 第55页 |
3.10.2 特异性GST-Id-3 融合蛋白抗血清的制备和鉴定 | 第55-56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59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