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甘薯(红薯)论文

高效低耗的甘薯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3页
    1.1 甘薯的生产和利用简况第9-10页
    1.2 甘薯病毒及脱毒技术第10-14页
        1.2.1 甘薯病毒病第10-13页
            1.2.1.1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第10-11页
            1.2.1.2 甘薯隐潜病毒(SPLV)第11页
            1.2.1.3 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第11-12页
            1.2.1.4 甘薯卷叶病毒(SPLCV)第12页
            1.2.1.5 甘薯脉花叶病毒(SPVMV)第12页
            1.2.1.6 甘薯黄矮病毒第12页
            1.2.1.7 甘薯类花椰菜花叶病毒(SPCLV)第12-13页
            1.2.1.8 甘薯凹脉病毒(SPSVV)第13页
        1.2.2 甘薯脱毒技术第13-14页
            1.2.2.1 热处理脱毒法第13页
            1.2.2.2 茎尖培养脱毒法第13-14页
            1.2.2.3 病毒抑制剂法第14页
            1.2.2.4 愈伤组织培养脱毒法第14页
            1.2.2.5 其他脱毒方法第14页
    1.3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原理及方法第14-15页
        1.3.1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原理及方法第15页
            1.3.1.1 茎尖组织脱毒培养的原理第15页
            1.3.1.2 茎尖组织脱毒培养的方法第15页
    1.4 影响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因素第15-20页
        1.4.1 茎尖的大小及芽的选择第16页
        1.4.2 材料的消毒第16-17页
        1.4.3 培养基的成分第17-20页
            1.4.3.1 基本培养基的选择第17-18页
            1.4.3.2 琼脂的浓度第18页
            1.4.3.3 蔗糖浓度第18页
            1.4.3.4 温度和光照第18-19页
            1.4.3.5 植物生长调节剂因素第19-20页
            1.4.3.6 水分和碳源第20页
            1.4.3.7 有机物的种类及浓度影响第20页
    1.5 脱毒甘薯的生产程序第20-21页
        1.5.1 茎尖苗诱导培养第21页
        1.5.2 病毒检测第21页
        1.5.3 优良株系评选第21页
        1.5.4 脱毒试管苗快繁第21页
        1.5.5 原原种的繁育、原种的繁殖和良种的繁育第21页
    1.6 实验目的及意义第21-2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3-29页
    2.1 供试材料第23页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耗材第23页
    2.3 实验方法第23-24页
    2.4 实验处理第24-28页
        2.4.1 不同培养基类型的处理第24页
        2.4.2 不同支持物的处理第24页
        2.4.3 不同水源和光源组合的处理第24页
        2.4.4 不同糖源及糖浓度的处理第24-25页
        2.4.5 各因素的较优水平的不同组合的处理第25页
        2.4.6 三种激素的不同浓度配比的处理第25-27页
        2.4.7 五种有机物的不同浓度配比的处理第27-28页
    2.5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8页
    2.6 丙二醛的测定方法第28页
    2.7 生长指标的测定和数据分析第28-29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9-45页
    3.1 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29-30页
    3.2.不同培养基支持物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30-31页
    3.3.水源和光源的不同组合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31-32页
    3.4 糖源及糖浓度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32-35页
    3.5 各因素较优水平的不同组合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35-36页
    3.6 优化前后甘薯脱毒苗生长情况对比及成本计算第36-37页
    3.7 三种激素的不同浓度配比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37-41页
    3.8 五种有机物的不同浓度配比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41-45页
第四章 讨论第45-48页
    4.1 培养基类型对甘薯脱毒苗的影响第45-46页
    4.2 培养基支持物对甘薯脱毒苗的影响第46页
    4.3 光照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46-47页
    4.4 糖源与糖浓度对甘薯脱毒苗快繁的影响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4页
附录 培养基的配制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 TrustZone的嵌入式虚拟机研究和应用
下一篇:麦芽制备中两种菌群对麦芽和麦汁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