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 第9-11页 |
1.1.1 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 | 第9页 |
1.1.2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 第9-10页 |
1.1.3 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10-11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1 我国高中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1页 |
1.2.2 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高中教育的启示 | 第11-12页 |
1.2.3 国内多元智能测评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3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量表编制的意义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3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2章 国内外多元智能测评量表编制研究分析 | 第16-19页 |
2.1 国内相关研究分析 | 第16页 |
2.1.1 中文多元智能发展测评系统 | 第16页 |
2.1.2 幼儿多元智能情境评估量表 | 第16页 |
2.2 国外相关研究分析 | 第16-17页 |
2.2.1 多元智能发展测评系统 | 第16页 |
2.2.2 多元智力调查表 | 第16-17页 |
2.2.3 多元智能评价量规 | 第17页 |
2.3 高中生多元智能测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3章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 第19-27页 |
3.1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19-20页 |
3.1.1 层次分析法 | 第19页 |
3.1.2 德尔菲法 | 第19-20页 |
3.2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应坚持的原则 | 第20-21页 |
3.3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第21-22页 |
3.4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编制的步骤 | 第22-23页 |
3.5 指标体系编制过程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 第23页 |
3.6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方法 | 第23-25页 |
3.7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量表数据的量化方法 | 第25-27页 |
第4章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分析 | 第27-52页 |
4.1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 第27-32页 |
4.1.1 初步制定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 | 第27-28页 |
4.1.2 德尔菲法确定测评量表指标体系 | 第28-29页 |
4.1.3 探索性因素分析筛选测评量表指标体系 | 第29-32页 |
4.2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内容 | 第32-33页 |
4.3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体系权重 | 第33-52页 |
4.3.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3-39页 |
4.3.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9-52页 |
第5章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量表信度效度分析 | 第52-57页 |
5.1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量表信度分析 | 第52页 |
5.1.1 可靠性分析表 | 第52页 |
5.2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量表效度分析 | 第52-56页 |
5.2.1 变量的共同度 | 第52-53页 |
5.2.2 方差解释表 | 第53-54页 |
5.2.3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第54-56页 |
5.2.4 成分得分协方差 | 第56页 |
5.3 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所做工作 | 第57页 |
6.2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工作 | 第57-59页 |
附录1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调查表 | 第59-61页 |
附录2 高中生数学逻辑智能测评指标专家意见调查表 | 第61-63页 |
附录3 本研究受资助情况 | 第63-65页 |
附件 | 第65-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