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法益视界下的挪用公款罪

摘要第1-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部分 挪用公款罪所保护的法益第9-10页
第二部分 从法益考量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第10-15页
 一、典型的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公款第10-13页
  (一) 公款的一般表现形式第10-11页
  (二) 公款的特殊表现形式第11-13页
 二、从重处罚的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第13-14页
 三、保护职务行为廉洁性的补充体现——挪用非国有资金亦入罪第14-15页
第三部分 从法益视角考量挪用公款罪主体第15-19页
 一、国有单位委派到纯私有公司、企业的人员的性质第15-16页
 二、“身份论”向“职权轮”演变对主体认定的影响第16-18页
  (一) 国有公司、企业中长期聘任的人员是否系国家工作人员第16-17页
  (二) 国家工作人员退休后被“返聘”的性质第17-18页
 三、刑法对挪用公款罪主体的特殊规定第18-19页
第四部分 从法益视角考量挪用公款罪共犯问题第19-28页
 一、挪用人共犯第19-23页
  (一) 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第19-21页
  (二) 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实施第21-23页
 二、挪用人和使用人共犯第23-27页
  (一) 使用人构成挪用公款罪共犯的要件第24页
  (二) 使用人如果是单位,能否构成共犯第24-26页
  (三) 挪用人认识错误时能否构成共犯第26-27页
 三、挪用人与非使用人共犯第27-28页
第五部分 挪用公款罪特定问题研究第28-35页
 一、名为单位借款,实为个人借款能否认定为单位公款第28-29页
 二、挪用资金未超过三个月但持续到案发后超过三个月仍未退还的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第29-31页
 三、挪而未用是犯罪既遂还是未遂第31-33页
 四、挪用公款进行高风险活动如何定性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刑法语境中的“明知”
下一篇:虚假诉讼的刑事法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