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产业结构论文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联性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1-12页
一、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2-22页
    (一) 相关概念界定第12-13页
        1. 产业集聚的相关概念第12页
        2. 城镇化的相关概念第12-13页
    (二) 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第13-16页
        1. 马歇尔的产业区位论第13-14页
        2.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第14-15页
        3. 新经济地理学第15页
        4. 波特的集群竞争优势理论第15-16页
    (三)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第16-18页
        1. 二元结构理论第16页
        2. 新型城镇化理论第16-17页
        3. 中心城市发展理论第17-18页
    (四)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联性的相关研究综述第18-22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8-20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20-22页
二、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关联性机制分析第22-26页
    (一) 产业集聚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第22-24页
        0. 产业集聚是城镇化的前提与基础第22页
        1. 产业集聚降低了城镇化的成本第22-23页
        2. 产业集聚增强了城镇化的竞争力第23页
        3. 产业集聚优化了城镇空间结构第23-24页
    (二) 城镇化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第24-26页
        1. 城镇化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第24页
        2. 城镇化推动了产业集聚向更高层次发展第24-25页
        3. 城镇化为产业集聚提供了所需的制度保障第25-26页
三、 中国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第26-31页
    (一) 指标的选取说明第26-27页
        1. 产业集聚水平的衡量指标第26页
        2. 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第26-27页
    (二) 数据来源及测算方法第27-31页
        1. 产业集聚水平的数据来源及测算第27-29页
        2. 城镇化水平的数据来源及测算第29-31页
四、 中国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联性实证分析第31-43页
    (一)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关联性的测度方法第31-33页
        1. 灰色关联分析第31页
        2. 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关联度测算第31-33页
    (二) 中国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分析第33-43页
        1. 中国省级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分析第33-37页
        2. 中国四大经济区域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的关联性分析第37-43页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第43-48页
    (一) 研究结论第43-44页
    (二) 政策建议第44-48页
        1. 产业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相结合,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第44-45页
        2. 综合利用多因子,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集聚与城镇化第45-46页
        3. 重视制度建设,打造优良的政务环境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附录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MO-OFDM系统接收中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下一篇:短波跳频信号盲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