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系鲢年龄生长与日轮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 | 第11-19页 |
1.1.1 鱼类年龄 | 第11-14页 |
1.1.2 鱼类的生长 | 第14-16页 |
1.1.3 鱼类耳石上日轮的研究 | 第16-18页 |
1.1.4 鲢生物学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2 长江水系鲢的年龄特性 | 第21-30页 |
2.1 前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2.1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21-22页 |
2.2.2 年龄材料处理 | 第22-23页 |
2.2.3 年轮形成周期 | 第23页 |
2.2.4 数据及照片处理 | 第23页 |
2.3 结果 | 第23-27页 |
2.3.1 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与形态特性 | 第23-24页 |
2.3.2 年龄一致性的解释 | 第24-27页 |
2.3.3 年轮形成周期 | 第27页 |
2.4 讨论 | 第27-30页 |
3 长江水系鲢的生长特性 | 第30-39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3.2.1 样品采集 | 第30-32页 |
3.3 结果 | 第32-37页 |
3.3.1 渔获物体长和体重分布 | 第32-34页 |
3.3.2 体长和体重关系 | 第34页 |
3.3.3 生长方程、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 第34-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3.4.1 长江水系鲢生长参数比较 | 第37页 |
3.4.2 影响长江水系鲢鱼生长的因素 | 第37-38页 |
3.4.3 关于长江水系鲢的资源利用和保护 | 第38-39页 |
4 长江水系鲢的日轮研究 | 第39-48页 |
4.1 前言 | 第39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39-41页 |
4.2.1 样本采集与处理 | 第39-40页 |
4.2.2 耳石摘取和制备 | 第40页 |
4.2.3 日龄、孵化期和产卵期推算 | 第40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4.3 结果 | 第41-46页 |
4.3.1 日轮的特征和日龄 | 第41页 |
4.3.2 孵化期和产卵期 | 第41-42页 |
4.3.3 鄱阳湖赣江长江三地鲢鱼幼鱼的生长特性 | 第42-46页 |
4.4 讨论 | 第46-48页 |
4.4.1 产卵期推算 | 第46页 |
4.4.2 关于耳石大小与鱼体大小 | 第46-47页 |
4.4.3 关于鲢幼鱼日生长 | 第47-48页 |
5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