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与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相关重要理论与文献综述第18-33页
    2.1 相关重要理论第18-22页
        2.1.1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第18-20页
        2.1.2 要素禀赋理论第20页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20-21页
        2.1.4 国家竞争力理论第21-22页
    2.2 国外文献综述第22-27页
        2.2.1 再工业化第23-24页
        2.2.2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第24-27页
        2.2.3 国外研究评述第27页
    2.3 国内文献综述第27-33页
        2.3.1 再工业化第27-28页
        2.3.2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第28-32页
        2.3.3 国内研究评述第32-33页
第三章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及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第33-41页
    3.1 “再工业化”政策内容及实践成效第33-38页
        3.1.1 “再工业化”政策内容第33-37页
        3.1.2 “再工业化”实践成效第37-38页
    3.2 “再工业化”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第38-41页
        3.2.1 促进制造业从中国向发达国家回流第39页
        3.2.2 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由互补关系转为竞争关系第39-40页
        3.2.3 贸易摩擦增多,中国贸易环境逐渐恶化第40-41页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现状分析第41-54页
    4.1 总体情况分析第41-44页
        4.1.1 出口总量分析第41-42页
        4.1.2 出口结构分析第42-44页
    4.2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44-47页
        4.2.1 面临的机遇第44-46页
        4.2.2 面临的挑战第46-47页
    4.3 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第47-54页
        4.3.1 中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第50-51页
        4.3.2 “再工业化”前后中国制造业行业出口竞争力变动情况第51-52页
        4.3.3 德、日、美各国制造业分行业出口竞争力第52-53页
        4.3.4 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第54-70页
    5.1 实证分析方法介绍第54-57页
        5.1.1 面板数据第54页
        5.1.2 面板数据模型第54-57页
    5.2 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第57-59页
        5.2.1 被解释变量第57页
        5.2.2 解释变量第57-59页
        5.2.3 数据的来源第59页
    5.3 实证分析过程及实证结果第59-70页
        5.3.1 制造业总体实证分析第59-62页
        5.3.2 原材料工业实证分析第62-64页
        5.3.3 消费品工业实证分析第64-66页
        5.3.4 装备制造业实证分析第66-68页
        5.3.5 实证结论第68-70页
第六章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第70-78页
    6.1 德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第70-73页
        6.1.1 德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成就第70-71页
        6.1.2 德国制造业发展特点第71-73页
    6.2 美国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第73-75页
        6.2.1 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成就第73-74页
        6.2.2 美国制造业发展特点第74-75页
    6.3 日本制造业发展经验借鉴第75-77页
        6.3.1 日本制造业发展历程及成就第75-76页
        6.3.2 日本制造业发展特点第76-77页
    6.4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经验启示第77-78页
第七章 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第78-85页
    7.1 制定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第78-79页
        7.1.1 国家层面上的前瞻布局和统筹谋划第78页
        7.1.2 立法保障战略实施第78-79页
        7.1.3 成立专门职能部门第79页
    7.2 提升劳动力素质水平第79-80页
        7.2.1 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第79页
        7.2.2 促进职业教育的大范围扩展第79-80页
        7.2.3 注重产业工人的培养第80页
    7.3 加大产业集群扶持力度第80-81页
        7.3.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第80-81页
        7.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第81页
        7.3.3 提高产业集群信息化程度第81页
    7.4 提升中小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第81-83页
        7.4.1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第82页
        7.4.2 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第82-83页
        7.4.3 提高微创新能力第83页
    7.5 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第83-85页
        7.5.1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84页
        7.5.2 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第84页
        7.5.3 推动融合机制和组织模式创新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附录第91-93页
致谢第93-95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重点中学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以武昌文华中学为例
下一篇:故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