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我国理工类大学组织演变过程中的趋同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1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简要评价第13页
    1.3 研究设计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研究框架第14-16页
    1.4 创新点第16-17页
第2章 我国大学组织趋同的研究基础第17-22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8页
        2.1.1 大学组织第17页
        2.1.2 趋同第17-18页
        2.1.3 组织趋同第18页
        2.1.4 大学组织趋同第18页
    2.2 大学组织趋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8-22页
        2.2.1 种群生态理论第18-19页
        2.2.2 新制度主义理论第19-20页
        2.2.3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第20-21页
        2.2.4 资源依附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我国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现象分析第22-35页
    3.1 大学组织目标趋同第22-26页
        3.1.1 办学规模趋大第22-23页
        3.1.2 办学层次攀高第23-25页
        3.1.3 办学类型求全第25-26页
    3.2 大学组织结构趋同第26-29页
        3.2.1 科层化的组织结构第26-29页
        3.2.2 行政化的权力结构第29页
    3.3 大学组织行为趋同第29-35页
        3.3.1 学科专业门类趋宽第30页
        3.3.2 专业设置内容趋同第30-31页
        3.3.3 人才培养模式趋同第31-32页
        3.3.4 教师管理机制趋同第32-35页
第4章 我国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机制分析第35-45页
    4.1 管理体制对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的影响第35-38页
        4.1.1 分权激励机制与理工类大学组织目标趋同第36页
        4.1.2 行政管理体制与理工类大学组织结构趋同第36-37页
        4.1.3 微观管理体制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行为趋同第37-38页
    4.2 资源配置对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的影响第38-40页
        4.2.1 资源配置规则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38-39页
        4.2.2 资源配置导向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39-40页
    4.3 外部评价引导下的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40-42页
        4.3.1 政府评价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40-41页
        4.3.2 社会评价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41-42页
    4.4 文化观念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42-45页
        4.4.1 传统文化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43页
        4.4.2 社会期待与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第43-45页
第5章 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的合理性与存在问题分析第45-48页
    5.1 合理性分析第45-46页
        5.1.1 提高理工类大学的办学效率第45页
        5.1.2 利于理工大学之间的资源交换第45-46页
    5.2 存在问题分析第46-48页
        5.2.1 难以维持理工类大学可持续发展第46页
        5.2.2 导致人才培养单一化第46页
        5.2.3 理工类大学失去创造力第46-47页
        5.2.4 理工类大学组织文化冲突第47-48页
第6章 优化理工类大学组织的政策建议第48-52页
    6.1 变革管理体制第48-49页
    6.2 调整资源配置第49-50页
    6.3 构建评价体系第50-51页
    6.4 转变办学理念第51-52页
第7章 结论第52-54页
    7.1 我国理工类大学组织趋同研究结论第52页
    7.2 研究的不足与建议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探索机翼振动对微型扑翼飞行器的影响
下一篇: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