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瘰疣螈幼体生长发育的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环境因素对两栖类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9-18页 |
1.1 两栖动物生活史及其生长发育的表型可塑性 | 第9-10页 |
1.1.1 两栖动物的生活史 | 第9页 |
1.1.2 两栖动物生长发育的表型可塑性 | 第9-10页 |
1.2 不同环境因素对两栖动物生活史的影响 | 第10-15页 |
1.2.1 水周期 | 第10-12页 |
1.2.2 捕食风险 | 第12-13页 |
1.2.3 食物 | 第13-15页 |
1.3 有尾两栖动物概况和物种概述 | 第15-16页 |
1.3.1 有尾两栖动物概况 | 第15页 |
1.3.2 红瘰疣螈的分布、栖息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2章 水周期对红瘰疣螈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8-31页 |
2.1 前言 | 第18-19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2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2.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0-21页 |
2.3 结果 | 第21-29页 |
2.3.1 水周期对红瘰疣螈幼体生长的影响 | 第21-26页 |
2.3.2 水周期对红瘰疣螈幼体发育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3 水周期对红瘰疣螈幼体存活的影响 | 第27-29页 |
2.4 讨论 | 第29-31页 |
2.4.1 红瘰疣螈幼体的生长和发育速率 | 第29页 |
2.4.2 红瘰疣螈幼体变态时间和身体大小 | 第29-30页 |
2.4.3 水位变化与幼体的存活 | 第30-31页 |
第3章 捕食风险对红瘰疣螈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46页 |
3.1 前言 | 第31-32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3.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34页 |
3.3 结果 | 第34-44页 |
3.3.1 捕食风险对红瘰疣螈幼体生长的影响 | 第34-38页 |
3.3.2 捕食风险对红瘰疣螈幼体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3 捕食风险对幼体不同发育期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4 捕食风险对幼体存活的影响 | 第41-44页 |
3.4 讨论 | 第44-46页 |
3.4.1 捕食风险与幼体的生长和发育 | 第44页 |
3.4.2 捕食风险与幼体的变态 | 第44页 |
3.4.3 捕食风险与幼体的存活 | 第44-46页 |
第4章 食物对红瘰疣螈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6-58页 |
4.1 前言 | 第46-47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47-48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7页 |
4.2.2 实验设计 | 第47页 |
4.2.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47-48页 |
4.3 结果 | 第48-56页 |
4.3.1 食物水平对红瘰疣螈幼体生长的影响 | 第48-53页 |
4.3.2 食物对红瘰疣螈幼体变态的影响 | 第53-55页 |
4.3.3 食物量对红瘰疣螈幼体存活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 讨论 | 第56-58页 |
4.4.1 食物水平与幼体的生长 | 第56页 |
4.4.2 食物水平与幼体的变态 | 第56页 |
4.4.3 低食物水平与幼体的滞留发育 | 第56-58页 |
第5章 环境因素波动变化对红瘰疣螈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58-68页 |
5.1 前言 | 第58-59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59-60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59页 |
5.2.2 实验设计 | 第59-60页 |
5.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60页 |
5.3 结果 | 第60-66页 |
5.3.1 环境因素变化对红瘰疣螈幼体生长的影响 | 第60-63页 |
5.3.2 环境因素变化对红瘰疣螈幼体变态的影响 | 第63-65页 |
5.3.3 环境因素变化对红瘰疣螈幼体存活的影响 | 第65-66页 |
5.4 讨论 | 第66-68页 |
5.4.1 多因素环境变化下的幼体生长 | 第66页 |
5.4.2 多因素环境变化下的幼体变态 | 第66-67页 |
5.4.3 多因素环境条件下幼体的存活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