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21页 |
1.1 植物分类学的发展概述 | 第11-13页 |
1.1.1 植物分子系统学概述 | 第11-12页 |
1.1.2 微形态学 | 第12-13页 |
1.2 异野芝麻属研究进展和问题 | 第13-15页 |
1.3 荨麻族研究进展和问题 | 第15-21页 |
1.3.1 荨麻科概述 | 第15-16页 |
1.3.2 荨麻族综述 | 第16-17页 |
1.3.3 族下各属及其系统关系研究 | 第17-19页 |
1.3.4 荨麻族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国特有属异野芝麻属(唇形科)的系统学研究 | 第21-32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7页 |
2.1.1 采样 | 第21页 |
2.1.2 DNA 的提取、PCR扩增以及测序 | 第21-22页 |
2.1.3 序列比对以及系统发育分析 | 第22-27页 |
2.2 结果 | 第27页 |
2.2.1 系统发育分析 | 第27页 |
2.3 讨论 | 第27-32页 |
第三章 荨麻科荨麻族瘦果微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 第32-66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3.2 结果 | 第33-45页 |
3.2.1 荨麻族瘦果形态、颜色以及大小 | 第33页 |
3.2.2 荨麻族瘦果表面纹饰 | 第33-34页 |
3.2.3 宿存柱头类型 | 第34页 |
3.2.4 荨麻族族下各属瘦果形态 | 第34-45页 |
3.3 讨论 | 第45-66页 |
3.3.1 荨麻族瘦果概述 | 第45-47页 |
3.3.2 系统学意义 | 第47-49页 |
3.3.3 荨麻族瘦果的性状演化 | 第49-66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4.1 唇形科异野芝麻属的系统位置 | 第66页 |
4.2 荨麻科荨麻族系统分类学研究 | 第66-67页 |
4.3 整合分类学意义和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