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网络谣言犯罪的概念及特征 | 第14-17页 |
2.1 网络谣言的刑法界定 | 第14页 |
2.1.1 网络谣言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 | 第14页 |
2.2 网络谣言犯罪的概念 | 第14-15页 |
2.3 网络谣言犯罪的特点 | 第15-17页 |
2.3.1 网络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促使其传播速度更快 | 第15页 |
2.3.2 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犯罪主体和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 | 第15-16页 |
2.3.3 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犯罪更加规模化、专业化 | 第16-17页 |
第3章 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必要性 | 第17-20页 |
3.1 网络谣言犯罪的危害 | 第17-19页 |
3.1.1 侵害个人利益 | 第17页 |
3.1.2 扰乱社会秩序 | 第17-18页 |
3.1.3 威胁国家安全 | 第18-19页 |
3.2 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第4章 网络谣言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解读 | 第20-25页 |
4.1“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背景 | 第20-21页 |
4.2“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特点 | 第21-22页 |
4.3“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立法完善 | 第22-25页 |
4.3.1 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4.3.2 立法的完善 | 第23-25页 |
第5章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不足与完善 | 第25-31页 |
5.1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现状与不足 | 第25-27页 |
5.1.1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现状 | 第25-26页 |
5.1.2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不足 | 第26-27页 |
5.2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完善 | 第27-31页 |
5.2.1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原则 | 第27-29页 |
5.2.2 刑法立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建议 | 第29-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