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理解与认定 | 第11-20页 |
第一节 “催收”的理解与认定 | 第11-16页 |
一、 认定催收的有效性是否以催收通知及于持卡人为必要要件 | 第11-13页 |
二、 催收的时间间隔问题 | 第13-14页 |
三、 催收的形式 | 第14页 |
四、 催收时持卡人的小额还款行为能否阻却恶意透支的成立 | 第14-16页 |
第二节 恶意透支数额的确定 | 第16-20页 |
一、 恶意透支数额是否包括利息 | 第16-18页 |
二、 多张信用卡透支金额能否累计 | 第18-19页 |
三、 分期付款金额应否计入透支金额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理解与认定 | 第20-27页 |
第一节 非法占有目的”与“催收不还”的关系 | 第20-22页 |
第二节 “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认定 | 第22-27页 |
一、 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应当遵循的原则 | 第22-23页 |
二、 “非法占有目的”的具体认定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责任主体的理解与认定 | 第27-32页 |
第一节 单位能否构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主体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持卡人的理解与认定 | 第28-32页 |
一、 持卡人是否仅限于合法的持卡人 | 第29-30页 |
二、 登记申领人与实际用卡人发生分离时持卡人的认定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