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1.1 工程机械与装载机简介 | 第8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2.1 宏观意义 | 第9-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0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1-14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2.1 战略管理理论的渊源 | 第14页 |
2.2 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 | 第14-18页 |
2.3 企业战略管理 | 第18页 |
2.4 企业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 第18-21页 |
第3章 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31页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第21-24页 |
3.1.1 政策环境分析 | 第21-22页 |
3.1.2 经济人口环境分析 | 第22-23页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第23-24页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第24页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第24-27页 |
3.2.1 装载机概述 | 第24页 |
3.2.2 装载机行业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3.2.3 中国装载机市场分析 | 第25-27页 |
3.3 竞争环境分析 | 第27-30页 |
3.3.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第27-28页 |
3.3.2 潜在竞争者分析 | 第28-29页 |
3.3.3 替代品的竞争分析 | 第29页 |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第29页 |
3.3.5 顾客议价能力分析 | 第29-30页 |
3.4 外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内部环境分析 | 第31-36页 |
4.1 企业简介 | 第31页 |
4.2 企业资源能力分析 | 第31-35页 |
4.2.1 厦工股份战略支持 | 第31-32页 |
4.2.2 产品系列 | 第32-33页 |
4.2.3 研发能力 | 第33页 |
4.2.4 营销渠道 | 第33-34页 |
4.2.5 品牌价值 | 第34页 |
4.2.6 产能分析 | 第34页 |
4.2.7 供应体系分析 | 第34页 |
4.2.8 企业文化 | 第34-35页 |
4.3 内部环境分析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发展战略制定 | 第36-48页 |
5.1 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SWOT分析 | 第36-44页 |
5.1.1 优势 | 第36-37页 |
5.1.2 劣势 | 第37-39页 |
5.1.3 机会 | 第39-41页 |
5.1.4 威胁 | 第41页 |
5.1.5 SWOT分析矩阵 | 第41-43页 |
5.1.6 发展战略分析 | 第43-44页 |
5.1.7 发展战略选择 | 第44页 |
5.2 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发展战略目标 | 第44-48页 |
5.2.1 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与战略总方针 | 第45页 |
5.2.2 发展战略确定 | 第45-46页 |
5.2.3 关键指标战略目标 | 第46-48页 |
第6章 厦工股份装载机事业部战略实施 | 第48-58页 |
6.1 完善组织结构 | 第48-49页 |
6.2 明确产品组合定位 | 第49-51页 |
6.3 强化质量管控体系 | 第51-52页 |
6.4 加强渠道管理,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 第52页 |
6.5 创新商业模式 | 第52-54页 |
6.6 打造数字化企业 | 第54页 |
6.7 激发人力资源能力 | 第54-55页 |
6.8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55-58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