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5页 |
1.2.1 国外关于快速偏转镜的研究与分析 | 第10-14页 |
1.2.2 国内关于快速偏转镜的研究与分析 | 第14-15页 |
1.3 光束控制快速偏转镜工作原理 | 第15-19页 |
1.3.1 快速偏转镜组成 | 第15-16页 |
1.3.2 快速偏转镜机械结构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1.3.3 快速偏转镜电控原理 | 第17-18页 |
1.3.4 影响快速偏转镜工作寿命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18-19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快速偏转镜工作寿命特性分析 | 第20-3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压电陶瓷工作原理与受损机理 | 第20-26页 |
2.2.1 压电陶瓷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2.2.2 压电陶瓷受损机理 | 第23-24页 |
2.2.3 影响压电陶瓷寿命的因素 | 第24-25页 |
2.2.4 提高压电陶瓷耐电强度的途径 | 第25-26页 |
2.3 静态柔性铰链工作原理与受损机理 | 第26-31页 |
2.3.1 影响柔性铰链疲劳受损的原因 | 第26-27页 |
2.3.2 柔性铰链工作原理与寿命数学估计模型 | 第27-31页 |
2.4 快速偏转镜工作寿命与固有频率关系 | 第31-32页 |
2.5 快速偏转镜在不同应力下工作寿命评估模型 | 第32-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压电陶瓷特性工作寿命特性分析 | 第36-5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压电陶瓷主要性能 | 第36-39页 |
3.3 压电陶瓷电学特性测试实验设计 | 第39-47页 |
3.3.1 压电陶瓷电容量的测量 | 第39-43页 |
3.3.2 压电陶瓷充放电周期的测量 | 第43-44页 |
3.3.3 压电陶瓷漏电流的测量 | 第44-45页 |
3.3.4 压电陶瓷迟滞特性研究 | 第45-47页 |
3.4 恒定应力加速寿命实验设计 | 第47-52页 |
3.4.1 加速寿命实验 | 第47-48页 |
3.4.2 快速偏转镜加速因子的确定 | 第48-50页 |
3.4.3 恒定电压与恒定温度加速寿命实验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快速偏转镜工作寿命实验及分析 | 第54-70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实验系统 | 第54-56页 |
4.2.1 实验设备 | 第54-55页 |
4.2.2 实验系统组成 | 第55-56页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4.3.1 快速偏转镜本底实验结果 | 第56-60页 |
4.3.2 快速偏转镜恒定电压加速后实验结果 | 第60-63页 |
4.3.3 快速偏转镜恒定高温加速后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4.3.4 快速偏转镜在恒定高温与高压两种应力作用结果 | 第65-67页 |
4.4 实验讨论 | 第67-68页 |
4.5 寿命试验误差分析 | 第68-6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