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 温湿度监测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9-11页 |
1.3 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4 小结 | 第11-13页 |
2 SOPC技术及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3-21页 |
2.1 SOPC系统概述 | 第13页 |
2.2 SOPC系统结构 | 第13-14页 |
2.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SOPC设计流程 | 第14-20页 |
2.3.1 基于SOPC的温湿度监测系统结构 | 第15-17页 |
2.3.2 NiosⅡ系统组件及外围设备 | 第17-19页 |
2.3.3 SOPC设计流程及开发环境 | 第19-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3 温湿度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1-32页 |
3.1 温湿度采集部分 | 第21-24页 |
3.1.1 温湿度传感器特性研究 | 第21-22页 |
3.1.2 DHT11与FPGA的通信原理 | 第22-24页 |
3.2 温湿度监测系统核心板硬件电路 | 第24-26页 |
3.2.1 系统设计硬件平台介绍 | 第24-25页 |
3.2.2 系统电源电路 | 第25-26页 |
3.2.3 系统时钟电路 | 第26页 |
3.3 NiosⅡ系统的构建 | 第26-31页 |
3.3.1 NiosⅡ软核处理器的定制 | 第27-28页 |
3.3.2 串口(UART)的定制 | 第28页 |
3.3.3 其他IP核的定制 | 第28-29页 |
3.3.4 FPGA中嵌入Nios系统模块 | 第29-31页 |
3.4 小结 | 第31-32页 |
4 温湿度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2-49页 |
4.1 SOPC系统软件设计 | 第32-39页 |
4.1.1 Verilog HDL与温湿度模块的设计 | 第32-33页 |
4.1.2 NiosⅡIDE 12.0 | 第33-34页 |
4.1.3 系统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34-39页 |
4.2 Lab VIEW与系统上位机 | 第39-47页 |
4.2.1 虚拟仪器与G语言 | 第39-40页 |
4.2.2 Lab VIEW功能模板及相关设计工具 | 第40-42页 |
4.2.3 Lab VIEW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第42-43页 |
4.2.4 Lab VIEW VI程序框图设计 | 第43-47页 |
4.3 小结 | 第47-49页 |
5 温湿度监测系统现场测试及数据分析 | 第49-53页 |
5.1 上下位机通信的实现 | 第49-50页 |
5.2 温湿度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 第50-52页 |
5.3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A 上位机程序框图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