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0-12页 |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12页 |
| 2 基础知识 | 第12-29页 |
| 2.1 混沌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 2.1.1 混沌的定义 | 第12-13页 |
| 2.1.2 混沌的特性 | 第13页 |
| 2.1.3 常见的混沌动力学系统 | 第13-15页 |
| 2.1.4 Logistic-Tent映射 | 第15-16页 |
| 2.2 图像加密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 2.2.1 密码学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 2.2.2 图像加密算法简介 | 第18-19页 |
| 2.2.3 图像加密算法攻击技术 | 第19-20页 |
| 2.2.4 图像加密效果评价标准 | 第20-21页 |
| 2.3 混沌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 2.4 图像压缩编码基础 | 第22-26页 |
| 2.4.1 信息论概述 | 第22-24页 |
| 2.4.2 图像压缩编码过程 | 第24页 |
| 2.4.3 图像编码方法概述 | 第24-26页 |
| 2.5 消息认证码基础 | 第26-28页 |
| 2.5.1 消息认证码的构造 | 第26-28页 |
| 2.5.2 消息认证码的应用 | 第2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基于混沌的非链式消息认证码构造算法 | 第29-37页 |
| 3.1 引言 | 第29页 |
| 3.2 基于混沌的非链式消息认证码构造算法 | 第29-32页 |
| 3.2.1 算法框架 | 第29-30页 |
| 3.2.2 算法描述 | 第30-32页 |
| 3.3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32-36页 |
| 3.3.1 消息认证码的分布 | 第32-33页 |
| 3.3.2 消息认证码的敏感性分析 | 第33-34页 |
| 3.3.3 混淆和扩散的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 3.3.4 抵抗碰撞分析 | 第35-36页 |
| 3.3.5 效率分析 | 第3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4 基于混沌的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加密算法 | 第37-51页 |
| 4.1 引言 | 第37页 |
| 4.2 问题陈述 | 第37-38页 |
| 4.3 算法设计 | 第38-43页 |
| 4.3.1 问题解决方法 | 第38页 |
| 4.3.2 基于混沌的用户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加密算法框架 | 第38-39页 |
| 4.3.3 算法描述 | 第39-43页 |
| 4.4 实验结果及安全性分析 | 第43-50页 |
| 4.4.1 密钥空间 | 第43页 |
| 4.4.2 统计分析 | 第43-47页 |
| 4.4.3 信息熵分析 | 第47页 |
| 4.4.4 敏感性分析 | 第47-48页 |
| 4.4.5 抗典型攻击分析 | 第48页 |
| 4.4.6 计算复杂度分析 | 第48页 |
| 4.4.7 压缩性能及消息认证码 | 第48-5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 致谢 | 第53-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 | 第59页 |
| A.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