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静压轴承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2.1 静压轴承性能研究 | 第10页 |
| 1.2.2 静压轴承温升研究 | 第10-11页 |
| 1.2.3 轴瓦-主轴变形研究 | 第11-12页 |
| 1.2.4 求解轴承性能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2 静压轴承主轴-轴瓦变形对轴承油膜间隙影响基本理论 | 第14-23页 |
| 2.1 静压轴承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 2.2 流体润滑基础理论 | 第15-18页 |
| 2.2.1 流体控制方程 | 第15-17页 |
| 2.2.2 雷诺方程 | 第17-18页 |
| 2.3 流体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18-19页 |
| 2.4 油膜轴承间隙函数 | 第19-22页 |
| 2.4.1 理想状况下的油膜轴承间隙函数 | 第20页 |
| 2.4.2 考虑轴瓦-主轴变形情况下的油膜轴承间隙函数 | 第20-2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3 静压轴承主轴-轴瓦变形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3-38页 |
| 3.1 润滑油的粘温数学模型 | 第23-27页 |
| 3.1.1 润滑油粘度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 3.1.2 润滑油粘温方程 | 第24-25页 |
| 3.1.3 润滑油粘温效应仿真中的实现 | 第25-27页 |
| 3.2 静压轴承传热温升数学模型 | 第27-32页 |
| 3.2.1 静压轴承中的传热 | 第27-29页 |
| 3.2.2 静压轴承温升数学模型 | 第29-32页 |
| 3.3 静压轴承计算模型建立 | 第32-37页 |
| 3.3.1 静压轴承建模 | 第33-35页 |
| 3.3.2 油膜及轴瓦-主轴的网格划分 | 第35-37页 |
| 3.3.3 模型边界条件 | 第3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4 轴瓦-主轴耦合变形分析 | 第38-59页 |
| 4.1 油膜间隙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 第38页 |
| 4.2 轴瓦-主轴与油膜耦合方法的实现 | 第38-40页 |
| 4.3 粘度为定值和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油膜温度、压力分布 | 第40-45页 |
| 4.3.1 油膜的温度分布 | 第42-43页 |
| 4.3.2 油膜的压力分布及承载能力 | 第43-44页 |
| 4.3.3 轴瓦-主轴的温度分布 | 第44-45页 |
| 4.4 粘度为定值和粘度随温度变化的轴瓦变形分析 | 第45-49页 |
| 4.4.1 轴瓦的复合变形分析 | 第46-47页 |
| 4.4.2 轴瓦热变形分析 | 第47-48页 |
| 4.4.3 轴瓦的压力变形分析 | 第48-49页 |
| 4.5 粘度为定值和粘度随温度变化的主轴变形分析 | 第49-52页 |
| 4.5.1 主轴的复合变形分析 | 第49-50页 |
| 4.5.2 主轴热变形分析 | 第50-51页 |
| 4.5.3 主轴的压力变形分析 | 第51-52页 |
| 4.6 结果特征提取与分析 | 第52-55页 |
| 4.6.1 周向封油边特征复合径向变形 | 第53-54页 |
| 4.6.2 轴向封油边特征复合径向变形 | 第54-55页 |
| 4.7 特征边径向变形对油膜轴承油膜间隙影响分析 | 第55-57页 |
| 4.7.1 油膜轴承油膜间隙函数分布计算 | 第55-56页 |
| 4.7.2 油膜轴承周向封油边间隙分布 | 第56-57页 |
| 4.7.3 油膜轴承轴向封油边间隙分布 | 第57页 |
| 4.8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5 实验验证与仿真对比 | 第59-64页 |
| 5.1 静压轴承试验台组成 | 第59-62页 |
| 5.1.1 试验台机械部分 | 第59-60页 |
| 5.1.2 试验台液压部分 | 第60-61页 |
| 5.1.3 试验台数据采集处理部分 | 第61-62页 |
| 5.2 实验验证与分析 | 第62-63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结论 | 第64页 |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0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