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二) 分析比较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减租政策的颁行 | 第16-29页 |
一、抗战前中共土地政策 | 第16-17页 |
(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土地政策 | 第16-17页 |
(二) 抗战爆发前土地政策的调整 | 第17页 |
二、土地减租政策的颁布与初步实施 | 第17-19页 |
(一) 抗战爆发后中共土地减租政策的颁布 | 第17-18页 |
(二) 土地减租政策的初步实施 | 第18-19页 |
三、各地区减租运动的兴起 | 第19-23页 |
(一) 华北敌后根据地 | 第20-21页 |
(二) 陕甘宁根据地 | 第21-22页 |
(三) 华中根据地 | 第22-23页 |
四、土地减租中“左”倾错误的出现及纠正 | 第23-24页 |
(一) 减租政策推行过程中的“左”倾错误及其后果 | 第23页 |
(二) 纠正土地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左”倾错误 | 第23-24页 |
五、土地减租政策的完善及全面推行 | 第24-29页 |
(一) 土地减租政策的完善 | 第24-26页 |
(二) 土地减租政策的全面推行 | 第26-29页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土地减租政策的颁行 | 第29-37页 |
一、抗战时期国民党土地限租政策的颁布 | 第29-30页 |
(一) 抗战爆发前国民党的土地政策(1930年—1937年) | 第29-30页 |
(二)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土地限租政策的颁布 | 第30页 |
二、土地减租政策在部分地区的实施 | 第30-33页 |
(一) 土地限租政策转为土地减租政策 | 第30-31页 |
(二) 土地减租政策在部分地区的实施 | 第31-33页 |
三、土地减租政策未能全面推广的原因探析 | 第33-37页 |
(一) 中央权威不足,推行不力 | 第33-34页 |
(二) 土地兼并愈加严重 | 第34-35页 |
(三) 基层党政机构不健全难作为 | 第35页 |
(四) 国民党对共产党政策变化的影响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土地减租政策的比较研究 | 第37-45页 |
一、土地减租政策制定依据比较 | 第37-38页 |
(一) 都是基于团结力量共同抗日的出发点 | 第37页 |
(二) 国共两党土地减租政策历史起点不同 | 第37-38页 |
(三) 土地减租政策制定的政策依据不同 | 第38页 |
二、土地减租政策推行方式比较 | 第38-40页 |
(一) 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行方式 | 第38-39页 |
(二) 推行过程中依靠的力量不同 | 第39-40页 |
(二) 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方式不同 | 第40页 |
三、土地减租政策施行效果比较 | 第40-45页 |
(一) 减租结果大相径庭 | 第40-41页 |
(二) 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呈现不同态势 | 第41-43页 |
(三) 农民支持抗战程度差异较大 | 第43-45页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两党土地减租政策的当代启示 | 第45-50页 |
一、正确认识国情,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土地政策 | 第45-46页 |
二、多种工作方式相结合,有效推行土地政策 | 第46-47页 |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