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7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8-20页 |
1.2 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2.1 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2.2 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3 可靠性优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不确定参数对水轮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的影响 | 第27-41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水轮发电机组动力学特性分析 | 第28-31页 |
2.3 不确定参数对水轮发电机组外激励的影响 | 第31-37页 |
2.3.1 不确定参数对机组水流激励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2 不确定参数对机组电磁拉力的影响 | 第32-35页 |
2.3.3 不确定参数对机组机械不平衡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4 不确定参数对机组导轴承油膜力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 不确定参数对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37-40页 |
2.4.1 不确定参数对机组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2.4.2 不确定参数对机组动态响应的影响 | 第38-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考虑动刚度和动强度的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可靠性模型 | 第41-56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水轮发电机组刚度失效模式分析 | 第42-45页 |
3.2.1 机组主轴系统的动变形 | 第42-43页 |
3.2.2 机组主轴系统的静变形 | 第43-44页 |
3.2.3 机组主轴系统的总变形 | 第44页 |
3.2.4 机组主轴系统的刚度失效模式 | 第44-45页 |
3.3 水轮发电机组强度失效模式分析 | 第45-48页 |
3.3.1 机组主轴系统的动应力 | 第45-46页 |
3.3.2 机组主轴系统的静应力 | 第46-47页 |
3.3.3 机组主轴系统的总应力 | 第47页 |
3.3.4 机组主轴系统的强度失效模式 | 第47-48页 |
3.4 考虑动强度和动刚度的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可靠性模型 | 第48-55页 |
3.4.1 刚度失效模式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模型 | 第48-52页 |
3.4.2 强度失效模式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模型 | 第52-54页 |
3.4.3 刚度和强度失效模式下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模型 | 第54-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第56-63页 |
4.0 引言 | 第56页 |
4.1 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第56-57页 |
4.2 单失效模式下的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灵敏度 | 第57-59页 |
4.3 联合失效模式下的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灵敏度 | 第59-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考虑动刚度和动强度的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优化设计 | 第63-69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水轮发电机组综合可靠性优化模型 | 第64-65页 |
5.2.1 目标函数 | 第64页 |
5.2.2 约束条件 | 第64-65页 |
5.2.3 优化模型 | 第65页 |
5.3 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65-68页 |
5.3.1 优化模型准则 | 第65-66页 |
5.3.2 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及优化设计实例仿真分析 | 第69-82页 |
6.1 引言 | 第69页 |
6.2 水轮发电机组可靠性仿真分析 | 第69-74页 |
6.3 水轮发电机组优化设计仿真分析 | 第74-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82-84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附录 | 第90-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获授权专利情况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