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 第9-27页 |
1.1 现代固体电子学的发展进程 | 第9-14页 |
1.2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的新进展 | 第14-19页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19-27页 |
第二章 MLC陶瓷材料的实验及测试研究 | 第27-31页 |
2.1 MLC材料实验工艺过程 | 第27-28页 |
2.2 分析与测试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细晶高介BaTiO3系统的微观结构与改性机理 | 第31-49页 |
3.1 BaTiO3微观结构的特点 | 第31-36页 |
3.2 亚微米结构的高介钛酸钡系统改性机理 | 第36-44页 |
3.3 细晶钛酸钡陶瓷的改性机理 | 第44-49页 |
第四章 亚微米钛酸钡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第49-61页 |
4.1 亚微米BaTiO3粉料的合成方法 | 第49-52页 |
4.2 共沉淀法及水热合成法制备BaTiO3粉料的制备方法 | 第52-54页 |
4.3 共沉淀及水热合成BaTiO3粉料的对比实验 | 第54-55页 |
4.4 共沉淀合成BaTiO3粉料的热处理研究 | 第55-57页 |
4.5 BaTiO3热处理温度对介电性能的影响 | 第57-59页 |
4.6 BaTiO3热处理温度对陶瓷体致密度的影响 | 第59-60页 |
4.7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X7R细晶陶瓷系统的改性机理 | 第61-72页 |
5.1 掺杂改性后细晶BaTiO3陶瓷的壳-芯结构 | 第61-63页 |
5.2 添加剂对细晶BaTiO3陶瓷的影响 | 第63-70页 |
5.3 细晶BaTiO3基陶瓷性能的工艺保证 | 第70-72页 |
第六章 高介X7R MLC细晶陶瓷系统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 第72-90页 |
6.1 Nb2O5添加剂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72-78页 |
6.2 MgO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78-80页 |
6.3 Nb/Mg的摩尔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80-81页 |
6.4 稀土氧化物的掺杂改性研究 | 第81-89页 |
6.5 小结 | 第89-90页 |
第七章 高压X7RMLC陶瓷材料系统的耐压机理研究 | 第90-105页 |
7.1 引言 | 第90-91页 |
7.2 高压MLC介质材料主要系统比较 | 第91-93页 |
7.3 以BaTiO3为基制备高压X7R MLC瓷料的难点 | 第93-99页 |
7.4 研究的目标 | 第99-105页 |
第八章 高压X7R MLC陶瓷材料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研究 | 第105-124页 |
8.1 稀土离子的掺杂改性 | 第105-111页 |
8.2 其他添加剂的掺杂改性 | 第111-117页 |
8.3 玻璃对系统介电性能及烧结特性的影响 | 第117-120页 |
8.4 实验结果 | 第120-122页 |
8.5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九章 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 考 文 献 | 第126-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著作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140-141页 |
致 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