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辩论会初探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学术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3.1 学术价值 | 第14-15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页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2 高中历史辩论会的概况 | 第17-21页 |
2.1 辩论会的定义 | 第17-18页 |
2.1.1 辩论会的类型 | 第17-18页 |
2.1.2 竞技辩论会及其特点 | 第18页 |
2.2 高中历史辩论会 | 第18-21页 |
2.2.1 高中历史辩论会与课堂讨论的区别 | 第19页 |
2.2.2 高中历史辩论会与一般辩论赛的区别 | 第19-21页 |
3 高中历史辩论会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3.1 实用主义哲学 | 第21页 |
3.2 人本主义心理学 | 第21-22页 |
3.3 合作学习模式理论 | 第22-24页 |
4 高中历史辩论会的组织 | 第24-36页 |
4.1 高中历史辩论会的目标构建 | 第24-26页 |
4.1.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第24-25页 |
4.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第25-26页 |
4.1.3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 第26页 |
4.2 高中历史辩论会方案的设置 | 第26-28页 |
4.2.1 辩题的来源 | 第26-27页 |
4.2.2 辩题设计的原则 | 第27-28页 |
4.3 辩论会规则制定 | 第28-30页 |
4.3.1 辩论选手的产生 | 第28-29页 |
4.3.2 辩论会的规则 | 第29-30页 |
4.4 辩论会的开展 | 第30-32页 |
4.4.1 辩论会的筹备事项 | 第30-31页 |
4.4.2 辩论会的正式开展 | 第31页 |
4.4.3 辩论会过程中注意事项 | 第31-32页 |
4.5 辩论会的评价建议 | 第32-36页 |
4.5.1 辩论准备阶段学生自评 | 第32-33页 |
4.5.2 辩论准备阶段合作小组学习记录 | 第33-34页 |
4.5.3 资料收集评价 | 第34-36页 |
5 高中历史辩论会案例分析 | 第36-48页 |
5.1 辩论会主题 | 第36-37页 |
5.1.1 辩论会主题的分析 | 第36-37页 |
5.1.2 辩论会题目的确定 | 第37页 |
5.2 辩论会实录 | 第37-42页 |
5.2.1 辩论会实录概况 | 第37页 |
5.2.2 辩论会实录选摘 | 第37-42页 |
5.3 辩论会评析 | 第42-45页 |
5.3.1 总体的评析 | 第42-43页 |
5.3.2 各环节的评析 | 第43-45页 |
5.4 辩论会的总结 | 第45-48页 |
5.4.1 肯定的优点 | 第45-46页 |
5.4.2 存在的问题 | 第46-48页 |
6 高中历史辩论会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48-51页 |
6.1 需坚持理论指导 | 第48页 |
6.2 需紧扣课标教材 | 第48-49页 |
6.3 需构建活动目标 | 第49-50页 |
6.4 需强调学生主体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