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结构 | 第11-15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12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3 行文结构 | 第12-13页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国外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2.1.1 有关乡城人口迁移的理论: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 | 第15-16页 |
2.1.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16页 |
2.1.3 人文资本理论 | 第16-17页 |
2.1.4 马克思主义的非农化思想 | 第17页 |
2.1.5 公平理论 | 第17-18页 |
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8-24页 |
2.2.1 涉及本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 | 第18-21页 |
2.2.2 农民工市民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21-22页 |
2.2.3 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几个因素 | 第22页 |
2.2.4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问题 | 第22-24页 |
2.3 现有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 第24-25页 |
第3章 农民工市民化:特殊国情下的重要议题 | 第25-33页 |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 | 第25-28页 |
3.2 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 第28-29页 |
3.2.1 农民工的本质属性 | 第28-29页 |
3.2.2 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 第29页 |
3.3 农民工市民化:中国发展道路上绕不过的坎 | 第29-33页 |
3.3.1 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3.3.2 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 | 第30-33页 |
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构成分析 | 第33-40页 |
4.1 人均教育成本 | 第33-35页 |
4.2 社会保障成本 | 第35-37页 |
4.3 住房保障成本 | 第37-38页 |
4.4 劳动权益保障成本 | 第38-40页 |
第5章 上海城市发展与农民工市民化 | 第40-56页 |
5.1 上海外来人口变迁和现状 | 第40-46页 |
5.2 在沪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 第46-53页 |
5.3上海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特点 | 第53-56页 |
第6章 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估算 | 第56-88页 |
6.1 估算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 第56-58页 |
6.2 上海市义务教育、中职教育、社会保障基本情况介绍 | 第58-70页 |
6.2.1 上海市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 第58-61页 |
6.2.2 上海市中职教育基本情况 | 第61-63页 |
6.2.3 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的基本情况 | 第63-67页 |
6.2.4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基本情况 | 第67-70页 |
6.3 具体的估算过程与结果 | 第70-88页 |
6.3.1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成本 | 第70-74页 |
6.3.2 农民工随迁子女中职教育成本 | 第74-78页 |
6.3.3 农民工社会保险成本 | 第78-85页 |
6.3.4 农民工住房保障成本 | 第85-88页 |
第7章 上海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分层观察:基于积分制的视角 | 第88-96页 |
7.1 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制政策简介 | 第88-89页 |
7.2 积分估算与分层观察 | 第89-94页 |
7.3 积分估算与分层观察得到的启示 | 第94-96页 |
第8章 农民工市民化的若干政策议题 | 第96-107页 |
8.1 成本分担的基本原则 | 第96-97页 |
8.2 各方面临的责任和压力 | 第97-103页 |
8.2.1 中央政府 | 第97-98页 |
8.2.2 地方政府 | 第98-99页 |
8.2.3 农民工所在企业 | 第99-102页 |
8.2.4 农民工 | 第102-103页 |
8.3 资金的筹集渠道 | 第103-105页 |
8.3.1 财政政策 | 第103-104页 |
8.3.2 金融工具 | 第104页 |
8.3.3 土地的流转和出让制度 | 第104-105页 |
8.4 特大城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特殊性 | 第105-107页 |
结语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5页 |
后记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