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一、前 言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国内外军事医学伦理学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战伤救治伦理问题认知情况调查 | 第12页 |
3、中外军队军事医学伦理问题原则做法对比分析 | 第12页 |
4、加强军事医学伦理学科建设建议研究 | 第12页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页 |
二、文献回顾 | 第12-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伤员分类问题 | 第14页 |
2、伤员知情同意权问题 | 第14页 |
3、伤员隐私权 | 第14-15页 |
4、伤员自决权和战地安乐死 | 第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分类问题 | 第15-16页 |
2、伤员知情同意权 | 第16页 |
3、伤员隐私权 | 第16-17页 |
4、伤员自决权 | 第17页 |
三、战伤救治伦理问题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 第17-27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18页 |
(二)调查对象选取 | 第18页 |
(三)调查结果统计 | 第18-25页 |
1、基本数据统计 | 第18-20页 |
2、多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5页 |
(四)分析讨论 | 第25-27页 |
1、分类问题 | 第25页 |
2、《战伤救治规则》认知程度 | 第25-26页 |
3、伤员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和药物实验问题的态度 | 第26页 |
4、战地安乐死和姑息疗法 | 第26页 |
5、性别及年龄对观念的影响 | 第26-27页 |
四、 战时伤病员医疗救治中医学伦理问题讨论 | 第27-45页 |
(一)战伤救治伤员分类中存在的医学伦理问题 | 第27-33页 |
1、分类的基本概念 | 第28页 |
2、外军伤病员分类的原则 | 第28-29页 |
3、我军伤病员分类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4、战场分类的伦理学困惑 | 第30-32页 |
5、战场分类的伦理学思考 | 第32-33页 |
(二)战时伤员在救治中的知情同意权 | 第33-38页 |
1、知情同意权的概念 | 第34页 |
2、战时伤员知情同意权的弱化 | 第34-35页 |
3、我军和外军关于战时伤员知情同意权的做法 | 第35页 |
4、战时伤员知情同意权的伦理纷争 | 第35-37页 |
5、战时伤员知情同意权的伦理思考 | 第37-38页 |
(三)战时伤员隐私权 | 第38-41页 |
1、患者隐私权的内容和地位 | 第38-39页 |
2、我军和外军关于战救工作中伤员隐私权的做法 | 第39页 |
3、战争中的隐私权伦理纷争 | 第39-40页 |
4、战时伤病员隐私权的伦理思考 | 第40-41页 |
(四)战时伤员救治中的伤员自决权 | 第41-45页 |
1、患者自决权 | 第41页 |
2、战时伤员自决权 | 第41页 |
3、伤员自决权的做法 | 第41-42页 |
4、伤员自决权的伦理纷争 | 第42-44页 |
5、伤员自决权的伦理思考 | 第44-45页 |
五、思考与建议 | 第45-52页 |
(一)适应发展需要,加强对军事医学伦理问题的关注与研究 | 第45-47页 |
1、认清差距 | 第45-46页 |
2、客观对待,取长补短 | 第46页 |
3、坚持我军优良传统,提高关注与认识 | 第46-47页 |
(二)以军事需求为根本,加强军事医学伦理制度法规建设 | 第47-48页 |
1、以军事需求为根本 | 第47-48页 |
2、以国际法规为依据 | 第48页 |
3、加强实践检验,确保可行性 | 第48页 |
(三)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伦理认知水平 | 第48-50页 |
1、改进战时医患关系,加强公平性 | 第48-49页 |
2、聆听伤员诉求,关注战后生活质量 | 第49页 |
3、加强后方医院建设,提高重伤员后方救治待遇 | 第49页 |
4、规范军医行为,维护患者利益 | 第49-50页 |
5、谨慎对待安乐死 | 第50页 |
(四)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军事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 | 第50-52页 |
六、小 结 | 第52-54页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第52页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52-53页 |
(三)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
文献综述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作者简历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