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汉代农耕聚落考古学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4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9-23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第23-31页
        一 农业第23-25页
        二 农民第25-27页
        三 聚落第27-30页
        四 宅院第30-3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第31-42页
        一 汉代城市研究概要第32-35页
        二 汉代农耕聚落研究第35-42页
    第四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及思路第42-47页
        一 研究目的第42-43页
        二 研究方法第43-45页
        三 研究思路第45-46页
        四 几点说明第46-47页
第二章 汉代农耕聚落的考古发现第47-103页
    第一节 汉代农耕聚落遗址的考古调查第47-63页
        一 鲁东南地区汉代聚落遗址调查第48-52页
        二 河南淮滨县黄土城区域汉代聚落遗址调查第52-56页
        三 河北汉代常山郡元氏故城周边聚落遗址调查第56-61页
        四 其他地区汉代聚落遗址调查第61-63页
    第二节 汉代农耕聚落遗址的考古发掘第63-103页
        一 辽宁辽阳三道壕遗址第63-74页
        二 河南内黄三杨庄遗址第74-85页
        三 河南遂平小寨遗址第85-87页
        四 江苏高邮邵家沟遗址第87-90页
        五 江苏张家港小山村遗址第90-91页
        六 其他汉代聚落遗址第91-103页
第三章 汉代农耕聚落形态第103-148页
    第一节 汉代聚落形态概论第103-113页
        一、聚落形态概念第103-107页
        二、汉代聚落形态特征第107-113页
    第二节 汉代聚落农田与宅院空间关系第113-129页
        一 先秦时期田与宅空间关系第113-118页
        二 汉代田与宅空间关系第118-129页
    第三节 农田第129-137页
        一 文献记载中的西汉“代田法”第129-132页
        二 三杨庄遗址发现的汉代农田及其与文献记载的比较第132-135页
        三 三杨庄遗址发现的较早期农田第135-137页
    第四节 道路第137-145页
        一 先秦时期道路概略第138-141页
        二 汉代城市道路举例第141-142页
        三 汉代农耕聚落道路发现概况第142-145页
    第五节 墓葬区第145-147页
    第六节 其他相关聚落形态因素第147-148页
第四章 汉代农耕聚落民居构成要素第148-231页
    第一节 民居宅院布局第148-155页
        一 考古发现的先秦时期民居宅院第148-151页
        二 考古发现的汉代民居形象第151-154页
        三 汉代民居宅院布局特征第154-155页
    第二节 汉代单体民居宅院组成要素第155-182页
        一 居室第155-162页
        二 厢房和厨房第162-165页
        三 院墙第165-168页
        四 大门和门房第168-170页
        五 水井第170-174页
        六 厕所第174-176页
        七 其他遗迹第176-182页
    第三节 单体房屋建筑构成与建筑材料第182-192页
        一 墙体第182-183页
        二 梁架结构第183-185页
        三 屋顶第185-186页
        四 瓦与瓦当第186-189页
        五 砖第189-192页
    第四节 汉代农耕聚落常见遗物第192-204页
        一 生产工具第192-196页
        二 生活用品第196-198页
        三 钱币第198-200页
        四 其他遗物第200-204页
    第五节 宅院树木第204-231页
        一 桑树第204-223页
        二 榆树第223-226页
        三 其他树种第226-231页
第五章 汉代农耕聚落形成原因分析第231-284页
    第一节 汉代社会稳定概况第231-239页
    第二节 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第239-253页
        一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发展水平第240-244页
        二 汉代钢铁质农业生产工具的普及第244-245页
        三 汉代农田灌溉水利的大推广第245-253页
    第三节 政治制度第253-273页
        一 行政管理制度第253-264页
        二 土地制度第264-269页
        三 重农政策第269-273页
    第四节 人口因素第273-278页
    第五节 气候和地理环境第278-281页
    第六节 其他影响因素第281-284页
第六章 结语第284-291页
    一 汉代农耕聚落的普遍性和发展规律第284-287页
    二 汉代农耕聚落的阶段特征和多样形态第287-289页
    三 汉代农耕聚落考古有待解决的问题第289-291页
参考文献第291-30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304-305页
致谢第305页

论文共3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无线网络中智能车路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JCF中间件的负载均衡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