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1.2 综述 | 第16-27页 |
1.2.1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第16-19页 |
1.2.2 容量超负荷 | 第19-21页 |
1.2.3 腹膜透析腹膜炎 | 第21-24页 |
1.2.4 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 第24-27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2.1 材料来源 | 第27页 |
2.2 观察指标 | 第27页 |
2.3 透析方法 | 第27-28页 |
2.4 计算公式及诊断标准 | 第28-29页 |
2.4.1 eGFR计算公式 | 第28页 |
2.4.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断标准 | 第28页 |
2.4.3 腹膜透析患者心衰判断标准 | 第28-29页 |
2.5 观察项目达标标依据K/DOQI指南和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 第29页 |
2.6 研究终点 | 第29页 |
2.7 统计学处理 | 第29-31页 |
第3章 结果 | 第31-49页 |
3.1 腹膜透析患者的基本特征 | 第31-35页 |
3.1.1 性别和年龄 | 第31页 |
3.1.2 原发病 | 第31-32页 |
3.1.3 残余肾功能 | 第32页 |
3.1.4 腹膜转运功能 | 第32-33页 |
3.1.5 腹膜炎 | 第33-34页 |
3.1.6 预后及转归 | 第34页 |
3.1.7 死亡原因分析 | 第34-35页 |
3.2 腹膜透析患者的疗效特征 | 第35-38页 |
3.2.1 血红蛋白 | 第35-36页 |
3.2.2 血浆白蛋白 | 第36-37页 |
3.2.3 钙、磷、甲状旁腺素 | 第37-38页 |
3.3 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 第38-49页 |
3.3.1 Kaplan-Meier生存曲线 | 第38-39页 |
3.3.2 刚开始行腹膜透析时患者临床指标的基线特征 | 第39-41页 |
3.3.3 单因素生存分析 | 第41-46页 |
3.3.4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 第46-49页 |
第4章 讨论 | 第49-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