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建筑材料论文

石场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上的利用与路面结构优化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问题的提出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国内石场废弃物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2-13页
     ·国外石场废弃物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3-14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二章 石场废弃物用于道路结构的可行性第17-35页
   ·石场废弃物性能分析第17-24页
     ·试验结果第18-22页
     ·粒径变异性分析第22-23页
     ·物理性质变异分析第23-24页
   ·用于路面垫层的可行性第24页
   ·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可行性第24-32页
     ·底基层第26-27页
     ·基层第27-31页
     ·可行性分析结果第31-32页
   ·用于水泥稳定土的可行性第32-33页
   ·用于路床加固的可行性第33-34页
     ·室内回弹模量第33页
     ·台背回填的回弹模量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石场废弃物路床加固的室内试验第35-45页
   ·石场废弃物的击实试验第35-40页
     ·试验方法第35页
     ·粗颗粒含量与干密度的关系第35-37页
     ·含泥量与干密度的关系第37-39页
     ·级配与最大干密度的关系第39-40页
   ·石场废弃物的回弹模量试验第40-44页
     ·试验方法第41-42页
     ·粗颗粒含量与回弹模量的关系第42页
     ·含水量与回弹模量的关系第42-43页
     ·压实度与回弹模量的关系第43-44页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石场废弃物路床加固试验段第45-66页
   ·试验段方案第45-47页
     ·试验段目的第45页
     ·试验段内容第45页
     ·试验段方案第45-47页
   ·试验段颗粒组成分析第47-49页
   ·试验段最大干密度第49-50页
   ·压实遍数与压实度的关系第50-52页
     ·试验结果第50-51页
     ·结果分析第51-52页
   ·压实遍数与表面沉降量的关系第52-54页
     ·试验结果第52-53页
     ·结果分析第53-54页
   ·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第54-55页
   ·室外土基回弹模量第55-63页
     ·测试设备与原理第55-57页
     ·台背回填的回弹模量第57-58页
     ·路床试验段的回弹模量第58-60页
     ·大面积施工的回弹模量第60-62页
     ·室外回弹模量影响因数分析第62-63页
   ·室内外回弹模量的相关性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石场废弃物水泥稳定土底基层第66-74页
   ·水泥稳定土室内试验第66-68页
     ·材料说明第66-67页
     ·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第67-68页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第68页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试验段第68-70页
     ·材料说明第68页
     ·现场施工控制与压实度第68-69页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第69-70页
   ·大面积施工质量检测第70-72页
     ·基本情况第70-71页
     ·施工过程控制指标第71页
     ·强度与弯沉值第71页
     ·抗裂性能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 路面结构优化第74-83页
   ·路面设计指标与计算方法第74-75页
     ·路面设计指标第74页
     ·设计方法第74-75页
   ·路面结构设计的材料参数和方案第75-76页
     ·材料参数第75页
     ·计算方案第75-76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76-81页
     ·对基层进行优化的计算第76-79页
     ·对沥青面层进行优化第79-81页
   ·经济性分析第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件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桩承式路堤土拱效应的机理研究及数值模拟
下一篇:高速公路设施安全性评价及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