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及现状 | 第11-13页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及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及现状 | 第12-13页 |
2. 研究设计 | 第13-21页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2.1.1.1 企业社会工作 | 第13-14页 |
2.1.1.2 企业社会工作的案主对象 | 第14页 |
2.1.1.3 企业员工 | 第14页 |
2.1.1.4 支持性小组 | 第14-15页 |
2.1.2 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作压力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2.1.2.1 优势视角理论 | 第15页 |
2.1.2.2 埃里克森生命周期理论 | 第15-16页 |
2.1.2.3 生态系统理论 | 第16页 |
2.1.2.4 适应综合症理论 | 第16-17页 |
2.1.3 压力与工作绩效的研究 | 第17页 |
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7-18页 |
2.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4.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4.2 参与观察法 | 第18-19页 |
2.4.3 半结构式访谈法 | 第19页 |
2.4.4 问卷调查法 | 第19-20页 |
2.5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3.X建筑公司Y局工作压力基本状况分析 | 第21-25页 |
3.1 X建筑公司Y局简介 | 第21-22页 |
3.1.1 部门 | 第21页 |
3.1.2 工会 | 第21-22页 |
3.1.3 人力资源部 | 第22页 |
3.2 问卷调查分析 | 第22-25页 |
3.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22页 |
3.2.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2.3 调查过程 | 第22-23页 |
3.2.4 对X建筑公司Y局公司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3.2.4.1 自身因素 | 第23-24页 |
3.2.4.2 非自身因素 | 第24-25页 |
4.企业社会工作对X建筑公司Y局员工职业压力问题的介入 | 第25-33页 |
4.1 小组工作方法介入员工工作压力问题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4.2 对X建筑公司Y局员工职业压力问题的小组工作介入 | 第26-33页 |
4.2.1 小组名称与特征 | 第26页 |
4.2.2 小组类型、目标和意义 | 第26页 |
4.2.3 压力管理小组工作的组员招募 | 第26-27页 |
4.2.4 小组活动简介 | 第27-33页 |
4.3 小组工作评估 | 第33页 |
4.3.1 评估方法 | 第33页 |
5.总结与反思 | 第33-36页 |
5.1 总结 | 第33-34页 |
5.2 反思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附录 | 第38-45页 |
附录A | 第38-40页 |
附录B | 第40页 |
附录C | 第40-41页 |
附录D | 第41-44页 |
附录E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