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标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6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四) 本文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一、标语的一般概述 | 第16-28页 |
(一) 新时期标语的含义 | 第16-18页 |
1. 新时期的界定 | 第16页 |
2. 标语的含义界定 | 第16-18页 |
(二) 新时期标语的基本特征 | 第18-22页 |
1. 标语的简明性 | 第18页 |
2. 标语的时代性 | 第18-19页 |
3. 标语的大众性 | 第19-20页 |
4. 标语的动员性 | 第20-21页 |
5. 标语的普及性 | 第21-22页 |
(三) 新时期标语的基本类型 | 第22-28页 |
1. 政治类标语 | 第23页 |
2. 经济类标语 | 第23-24页 |
3. 文化类标语 | 第24-25页 |
4. 社会类标语 | 第25-26页 |
5. 生态类标语 | 第26页 |
6. 法治类标语 | 第26-28页 |
二、新时期标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分析 | 第28-36页 |
(一) 宣传号召功能 | 第28-29页 |
1. 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28页 |
2. 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 | 第28-29页 |
3. 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29页 |
(二) 道德感召功能 | 第29-30页 |
1.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 第29-30页 |
2. 宣扬社会文明规范 | 第30页 |
(三) 动员激励功能 | 第30-32页 |
1. 体现社会成员誓言 | 第31页 |
2. 反映社会成员意愿 | 第31页 |
3. 表达社会成员决心 | 第31-32页 |
(四) 社会教育功能 | 第32-36页 |
1. 政策教育 | 第32-33页 |
2. 文明教育 | 第33页 |
3. 安全教育 | 第33-34页 |
4. 环保教育 | 第34-35页 |
5. 规范教育 | 第35-36页 |
三、新时期标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 第36-46页 |
(一) 古为今用,体现时代烙印 | 第36-38页 |
1. 运用历史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 第36-37页 |
2. 坚持与时俱进,促进发展创新 | 第37-38页 |
(二) 政策宣传,引导发展方向 | 第38-39页 |
1. 加强方针政策宣传,促进方针政策落实 | 第38-39页 |
2. 明确机关规定禁令,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第39页 |
(三) 以人为本,提升民众素质 | 第39-42页 |
1. 反映民众的意愿 | 第39-40页 |
2. 符合民众的利益 | 第40-41页 |
3. 提高民众的觉悟 | 第41-42页 |
(四) 协调完善,注重系统发展 | 第42-46页 |
1. 完善制作体系 | 第42-43页 |
2. 完善宣传体系 | 第43-44页 |
3. 完善监督体系 | 第44-45页 |
4. 完善反馈体系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