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1.5.1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5.2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6-29页 |
2.1 品牌及农产品品牌 | 第16-19页 |
2.1.1 品牌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农产品品牌理念和类别 | 第17-19页 |
2.2 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4页 |
2.2.1 农产品品牌建设 | 第19页 |
2.2.2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体 | 第19-20页 |
2.2.3 政府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 第20-21页 |
2.2.4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2.2.5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模式 | 第24页 |
2.3 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3.1 产品差异化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5-26页 |
2.3.3 外部性理论 | 第26-27页 |
2.3.4 品牌资产理论分析 | 第27-29页 |
3 万州红桔品牌发展历史 | 第29-35页 |
3.1 万州红桔品牌发展历史回顾 | 第29页 |
3.2 万州红桔产业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3.2.1 生产现状 | 第29-31页 |
3.2.2 加工现状 | 第31-32页 |
3.2.3 销售现状 | 第32-34页 |
3.2.4 果农收入现状 | 第34-35页 |
4 万州红桔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35-39页 |
4.1 品牌意识淡薄,“万州红桔”品牌特色和价值逐渐淡化 | 第35-36页 |
4.2 缺少大而强的龙头带动,产业链较短 | 第36-37页 |
4.3 品种结构不合理 | 第37页 |
4.4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品牌文化传播能力低 | 第37-39页 |
5 万州红桔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39-52页 |
5.1 基本思路 | 第39页 |
5.2 万州红桔品牌建设现状分析 | 第39-46页 |
5.2.1 以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培育品牌 | 第39-40页 |
5.2.2 政策扶持发展品牌 | 第40-41页 |
5.2.3 科技创新提升品牌 | 第41-42页 |
5.2.4 统一管理保护品牌 | 第42-43页 |
5.2.5 推行标准化生产建设品牌 | 第43-45页 |
5.2.6 利用市场推介打造品牌 | 第45-46页 |
5.3 万州红桔品牌建设的建议 | 第46-52页 |
5.3.1 实施“万州红桔”品牌工程,强化品牌意识 | 第46-47页 |
5.3.2 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 | 第47-49页 |
5.3.3 调整产品结构,扶优扶强 | 第49-50页 |
5.3.4 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加强品牌宣传 | 第50-52页 |
6 现状、不足与结论 | 第52-54页 |
6.1 现状与不足 | 第52-53页 |
6.2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