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荧光粉光致发光机理 | 第12-15页 |
1.2.1 发光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1.2.2 稀土离子简介 | 第12-13页 |
1.2.3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理论 | 第13-15页 |
1.2.4 基质对发光的影响 | 第15页 |
1.3 稀土发光材料 | 第15-19页 |
1.3.1 稀土发光材料简介 | 第15-16页 |
1.3.2 稀土发光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6-19页 |
1.4 稀土铌酸盐发光材料 | 第19-21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23-31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24-25页 |
2.2.1 样品制备方法 | 第24页 |
2.2.2 样品配比计算 | 第24页 |
2.2.3 样品制备工艺流程 | 第24-25页 |
2.3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第25-31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5-26页 |
2.3.2 粉末衍射法测定晶体结构 | 第26页 |
2.3.3 Rietveld精修 | 第26-27页 |
2.3.4 紫外荧光激发光谱(PLE)和发射光谱(PL) | 第27-28页 |
2.3.5 X射线激发荧光光谱 | 第28-29页 |
2.3.6 荧光寿命 | 第29页 |
2.3.7 色度坐标(CIE) | 第29-31页 |
3 GdNbTiO_6及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 第31-54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GdNbTiO_6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 | 第31-36页 |
3.2.1 GdNbTiO_6的物相分析 | 第31-32页 |
3.2.2 GdNbTiO_6的晶体结构 | 第32-33页 |
3.2.3 GdNbTiO_6基质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第33-34页 |
3.2.4 GdNbTiO_6基质的真空紫外荧光光谱特性 | 第34-35页 |
3.2.5 GdNbTiO_6基质的闪烁特性 | 第35-36页 |
3.3 GdNbTiO_6: Eu~(3+)/Dy~(3+)的晶体结构及其发光性能 | 第36-53页 |
3.3.1 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XRD图谱 | 第36-38页 |
3.3.2 GdNbTiO_6: Eu~(3+)/Dy~(3+)的晶体结构测定与精修 | 第38-40页 |
3.3.3 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第40-43页 |
3.3.4 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VUV光学特性 | 第43-44页 |
3.3.5 掺杂浓度对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发光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6 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荧光寿命 | 第45-48页 |
3.3.7 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能量传递过程 | 第48-51页 |
3.3.8 GdNbTiO_6: Eu~(3+)/Dy~(3+)荧光粉的色度坐标 | 第51-53页 |
3.4 小结 | 第53-54页 |
4 Tb~(3+),Bi~(3+)单掺及共掺GdNbTiO_6荧光粉的发光性质 | 第54-65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GdNbTiO_6: Tb~(3+)/Bi~(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第54-61页 |
4.2.1 GdNbTiO_6: Tb~(3+)/Bi~(3+)的XRD分析图谱 | 第54-55页 |
4.2.2 GdNbTiO_6: Tb~(3+)荧光粉的UV和VUV发光特性 | 第55-57页 |
4.2.3 GdNbTiO_6: Bi~(3+)荧光粉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第57页 |
4.2.4 掺杂浓度对GdNbTiO_6: xTb~(3+)/yBi~(3+)荧光粉发光的影响 | 第57-58页 |
4.2.5 GdNbTiO_6: Tb~(3+)荧光粉的荧光寿命 | 第58-59页 |
4.2.6 GdNbTiO_6: Tb~(3+)/Bi~(3+)荧光粉的色坐标图 | 第59-61页 |
4.3 Tb~(3+),Bi~(3+)共掺荧光粉的发光性能 | 第61-64页 |
4.3.1 Tb~(3+),Bi~(3+)共掺荧光粉的XRD分析图谱 | 第61页 |
4.3.2 Tb~(3+),Bi~(3+)共掺荧光粉的激发谱和发射谱 | 第61-63页 |
4.3.3 GdNbTiO_6: Tb~(3+),Bi~(3+)荧光粉的色度坐标 | 第63-64页 |
4.4 小结 | 第64-65页 |
5 GdNbTiO_6及GdNbTiO_6: Eu~(3+)荧光粉的氮化及敏化掺杂 | 第65-76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铌酸盐的氮化处理及发光性质 | 第65-68页 |
5.2.1 GdNbTiO_6, YNbTiO_6以及CaNb_2O_6氮化工艺 | 第66页 |
5.2.2 GdNbTiO_6, YNbTiO_6以及CaNb_2O_6氮化后的发光性质 | 第66-68页 |
5.3 GdNbTiO_6: Eu~(3+)掺杂敏化剂Li~+ | 第68-70页 |
5.3.1 GdNbTiO_6: 0.05Eu~(3+), xLi~+的XRD分析图谱 | 第68页 |
5.3.2 GdNbTiO_6: 0.05Eu~(3+), xLi~+的发光特性 | 第68-70页 |
5.4 GdNbTiO_6: Eu~(3+)掺杂敏化剂Al~(3+) | 第70-75页 |
5.4.1 GdNbTiO_6: 0.05Eu~(3+), xAl~(3+)的XRD分析图谱 | 第70-71页 |
5.4.2 GdNbTiO_6: 0.05Eu~(3+), xAl~(3+)的发光特性 | 第71-73页 |
5.4.3 GdNbTiO_6: Eu~(3+), Al~(3+)荧光粉的色度坐标 | 第73-74页 |
5.4.4 GdNbTiO_6: Eu~(3+), Al~(3+)荧光粉的变温荧光光谱 | 第74-75页 |
5.5 小结 | 第75-76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总结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