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5页 |
导论 | 第16-25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6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2-23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23-25页 |
第一章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 第25-33页 |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内涵 | 第25-30页 |
(一)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含义 | 第25-28页 |
(二) 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基本内容 | 第28-30页 |
(三) 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含义 | 第30页 |
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意义 | 第30-33页 |
(一) 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的现实需求 | 第30-31页 |
(二) 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31页 |
(三) 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历史发展 | 第33-40页 |
一、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发展历程 | 第33-37页 |
(一) 萌芽阶段:以创业活动激发创业精神 | 第34-35页 |
(二) 导入阶段:以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带动创业精神 | 第35-36页 |
(三) 全面发展:以创业精神指导创业教育的开展 | 第36-37页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基本经验 | 第37-40页 |
(一) 国家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精神培育 | 第37-38页 |
(二) 高等学校重视和落实创业精神培育工作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0-48页 |
一、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一) 高校对创业精神培育工作落实程度参差不齐 | 第42-43页 |
(二)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缺乏制度化体系 | 第43-45页 |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5-48页 |
(一) 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束缚创业精神培育工作 | 第45页 |
(二)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禁锢创业精神发展 | 第45-46页 |
(三) 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分配不均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国外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经验及启示 | 第48-54页 |
一、国外创业精神培育的实践经验 | 第48-51页 |
(一) 美国:以冒险精神为核心的创业精神 | 第48-49页 |
(二) 英国:以政府为主导的创业精神培育工作 | 第49-50页 |
(三) 日韩:以危机为契机的创业精神培育工作 | 第50页 |
(四) 印度:从问题出发的“自我就业教育” | 第50-51页 |
二、国外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启示 | 第51-54页 |
(一) 教育系统重视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工作 | 第51-52页 |
(二) 高校建立健全创业教育和创业支持服务体系 | 第52-53页 |
(三) 全民参与的创业行动 | 第53-54页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优化策略 | 第54-66页 |
一、国家层面: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弘扬创业精神 | 第54-57页 |
(一) 完善政策服务体系 | 第54-55页 |
(二) 建构社会信用体系 | 第55-56页 |
(三) 完善社会组织体系 | 第56-57页 |
二、社会层面:营造大众创业的社会舆论环境 | 第57-58页 |
(一) 开放的经济环境 | 第57页 |
(二) 兼容并包的思想舆论环境 | 第57-58页 |
(三) 创业型家庭环境 | 第58页 |
三、学校层面: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体系 | 第58-66页 |
(一) 明确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目标和内容 | 第59-61页 |
(二) 坚持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 第61-62页 |
(三) 完善教学科研体系增强创业精神 | 第62-64页 |
(四) 完善组织服务体系激发创业精神 | 第64-65页 |
(五) 营造创业环境传承创业精神 | 第65-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