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国外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研究 | 第12-14页 |
(二) 国内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5-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六、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理论 | 第18-30页 |
一、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第18页 |
二、资产证券化的核心理论—现金流量理论 | 第18-19页 |
三、资产证券化的三大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一) 资产重组理论 | 第19页 |
(二) 风险隔离原理 | 第19-20页 |
(三) 信用增级原理 | 第20-21页 |
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参与者与基本运作过程 | 第21-25页 |
(一)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参与者 | 第21-23页 |
(二) 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流程运作 | 第23-25页 |
五、我国实行住房贷款证券化的意义 | 第25-28页 |
(一) 发展MBS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经营 | 第25-26页 |
(二) 发展住房贷款证券化有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 | 第26-27页 |
(三) 有利于我国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 | 第27-28页 |
(四) 发展住房贷款证券化有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第28页 |
六、我国实行住房贷款证券化可行性 | 第28-30页 |
(一) 我国已经具有相当的住房贷款资本的存量 | 第28页 |
(二) 我国已经具有发展MBS较为成熟的市场条件 | 第28-29页 |
(三) 我国已经具有适用发展MBS的法律环境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住房贷款证券化的主要风险问题 | 第30-40页 |
一、提前偿还风险 | 第30-33页 |
(一) 提前偿还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 影响提前还款行为的因素 | 第32-33页 |
二、信用风险 | 第33-37页 |
(一) 信用风险产生原因 | 第34-35页 |
(二) 信用风险的影响 | 第35-36页 |
(三) 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三、利率风险 | 第37-40页 |
(一) 产生的原因 | 第38-39页 |
(二) 利率风险的影响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关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问题的宏观分析 | 第40-47页 |
一、进行宏观分析原因 | 第40页 |
二、对信用风险的度量 | 第40-44页 |
(一) 数据选取与样本数据处理 | 第40-42页 |
(二) 建立模型 | 第42-44页 |
三、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4-47页 |
第五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微观层面分析 | 第47-59页 |
一、提前偿还风险分析 | 第47-54页 |
(一) 提前偿还风险的度量 | 第47-48页 |
(二) 选取样本与检测 | 第48-53页 |
(三) 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二、信用风险的指标分析 | 第54-59页 |
(一) 负债收入比率 | 第54-56页 |
(二) 住房抵押贷款的比率 | 第56-59页 |
第六章 强化对住房贷款支持证券风险管理对策 | 第59-64页 |
一、对于提前偿付风险的管理 | 第59-61页 |
二、对于信用风险的管理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