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12-15页 |
1.1 新课标的新要求 | 第12-13页 |
1.2 我的疑惑 | 第13页 |
1.3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2 数学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2.1 数学史在教学中应用简述 | 第15-16页 |
2.1.1 起源 | 第15页 |
2.1.2 国外发展 | 第15页 |
2.1.3 国内发展 | 第15-16页 |
2.2 数学史小学数学中的运用简述 | 第16页 |
2.3 数学史运用在小学数学中的现状 | 第16-17页 |
2.4 数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 第17页 |
2.5 数学史在教学中实践的基本方式 | 第17-19页 |
3 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第19-22页 |
3.1 课程设置 | 第19页 |
3.2 四年级学情 | 第19页 |
3.3 使用到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3.4 问卷的设计 | 第20页 |
3.5 数据的收集 | 第20页 |
3.6 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4 数学史融入教学实践的典型案例 | 第22-46页 |
4.1 教学设计 | 第22-40页 |
4.1.1 神奇的数 | 第22-28页 |
4.1.2 奇妙的形 | 第28-32页 |
4.1.3 确定位置 | 第32-37页 |
4.1.4 负数 | 第37-40页 |
4.2 课堂实录及反思小结 | 第40-46页 |
4.2.1《神奇的数》课堂实录: | 第40-43页 |
4.2.2《奇妙的形》课堂实录: | 第43-44页 |
4.2.3《确定位置》课堂实录: | 第44-45页 |
4.2.4《负数》课堂实录: | 第45-46页 |
5 教学效果与数据描述 | 第46-95页 |
5.1 问卷总汇 | 第46-48页 |
5.2 数据饼状图 | 第48-66页 |
5.3 饼状图百分比分析 | 第66-69页 |
5.4 数据总表 | 第69-95页 |
6 数据分析与小结 | 第95-108页 |
6.1“饼状图”、“饼状图百分比重点部分分析表”分析 | 第95页 |
6.2“问卷数据统计总汇表”分析 | 第95-105页 |
6.3 在授课以及问卷分析中,我还有其他发现: | 第105-106页 |
6.4 小结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0页 |
附录一 | 第110-112页 |
附录二 | 第112-116页 |
附录三 | 第116-117页 |
附录四 | 第117-119页 |
附录五 | 第119-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