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电子政务问题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13-14页 |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5页 |
1.3.1 选题的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选题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2章 电子政务概述 | 第16-23页 |
2.1 电子政务概念及其价值 | 第16-19页 |
2.1.1 电子政务概念 | 第16页 |
2.1.2 电子政务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3 电子政务价值 | 第17-19页 |
2.2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进程 | 第19-20页 |
2.3 国内电子政务发展进程 | 第20-23页 |
第3章 济宁市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与问题 | 第23-36页 |
3.1 济宁市电子政务建设情况 | 第23-25页 |
3.1.1 政务系统建设情况 | 第23页 |
3.1.2 政务网站建设情况 | 第23-24页 |
3.1.3 政务服务应用情况 | 第24-25页 |
3.1.4 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第25页 |
3.1.5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25页 |
3.2 济宁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 第25-36页 |
3.2.1 信息孤岛问题 | 第26-30页 |
3.2.2 政务微博问题 | 第30-33页 |
3.2.3 信息安全问题 | 第33-36页 |
第4章 济宁市电子政务问题原因 | 第36-42页 |
4.1 客观原因 | 第36-38页 |
4.1.1 缺乏统一规划 | 第36-37页 |
4.1.2 缺乏核心技术 | 第37页 |
4.1.3 缺乏考核机制 | 第37-38页 |
4.1.4 存在政策冲突 | 第38页 |
4.2 主观原因 | 第38-42页 |
4.2.1 “一把手”现象 | 第38-39页 |
4.2.2 对新形势的不适应 | 第39-40页 |
4.2.3 没有完整的实施团队 | 第40-42页 |
第5章 解决济宁市电子政务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第42-49页 |
5.1 基于国家层面的思路与对策 | 第42-45页 |
5.1.1 实施顶层设计 | 第42-43页 |
5.1.2 健全制度法规 | 第43-44页 |
5.1.3 保障资金投入 | 第44-45页 |
5.2 基于济宁市层面的思路与对策 | 第45-49页 |
5.2.1 打造鲁西南电子政务高地 | 第45-46页 |
5.2.2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 第46-47页 |
5.2.3 培养专业的人才队伍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