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2-20页 |
1.2.1 研究状况 | 第13-19页 |
1.2.2 研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具体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驾驶人可视路表面积与控速行为关系研究 | 第23-35页 |
2.1 驾驶人视觉 | 第23-25页 |
2.1.1 驾驶人视觉基础理论 | 第23-24页 |
2.1.2 驾驶人视觉心理与视知觉 | 第24-25页 |
2.2 驾驶人可视路表面积 | 第25-26页 |
2.2.1 视野图像的度量单位 | 第25页 |
2.2.2 可视路表面积的概念 | 第25-26页 |
2.3 驾驶人可视路表面积与控速行为关系分析 | 第26-34页 |
2.3.1 UC-WIN/ROAD辅助分析 | 第26-31页 |
2.3.2 可视路表面积与道路平、纵、横参数指标的关系 | 第31-33页 |
2.3.3 驾驶人可视路表面积与控速行为的关系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驾驶人视野图像获取与可视路表面积提取技术 | 第35-48页 |
3.1 试验设计 | 第35-41页 |
3.1.1 试验环境 | 第35-39页 |
3.1.2 驾驶人与试验仪器 | 第39-40页 |
3.1.3 试验控制条件 | 第40-41页 |
3.1.4 试验方法及流程 | 第41页 |
3.2 数据筛选原则 | 第41-42页 |
3.3 驾驶人可视路表面积提取 | 第42-47页 |
3.3.1 彩色图像灰度变换 | 第43-44页 |
3.3.2 灰度图像阈值化分割 | 第44-46页 |
3.3.3 行扫描算法提取可视路表面积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8-55页 |
4.1 实车试验数据 | 第48-49页 |
4.2 可视路表面积与车辆运行速度相关性分析 | 第49-52页 |
4.2.1 散点图相关性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4.2.2 SPSS相关性定量分析 | 第50-52页 |
4.3 高速公路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建立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实例验证 | 第55-62页 |
5.1 实例验证路段的选取 | 第55-57页 |
5.2 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 第57-60页 |
5.3 误差原因分析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3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