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8-29页 |
| (一)问题提出 | 第8-9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26-27页 |
| (四)研究设计 | 第27-28页 |
| (五)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28-29页 |
| 一、中小学公开课引入教学学术的现实可能性与客观必要性 | 第29-35页 |
| (一)现实可能性 | 第29-31页 |
| (二)客观必要性 | 第31-35页 |
| 二、中小学公开课的应然效能:以教促研,共谋发展 | 第35-39页 |
| (一)促进中小学教师理性认识教学研究 | 第35页 |
| (二)促进中小学教师理性认识公开课教学 | 第35-36页 |
| (三)促进中小学教师对教学知识的丰富 | 第36页 |
| (四)促进中小学教师反思并研究公开课教学 | 第36-37页 |
| (五)促进中小学教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 | 第37-38页 |
| (六)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 第38-39页 |
| 三、中小学公开课的实然效能:重教轻研,脱离本源 | 第39-49页 |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第39-40页 |
| (二)中小学公开课效能的实然表现 | 第40-44页 |
| (三)中小学公开课实然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 四、中小学公开课效能提升的对策:知行合一,回归教研 | 第49-61页 |
| (一)建立完备的研究型教师培养制度 | 第49页 |
| (二)重视对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 | 第49-51页 |
| (三)澄清公开课教学的价值及其重点 | 第51-52页 |
| (四)构建完善的公开课教学评价制度 | 第52-54页 |
| (五)充分发挥校教研组的功能及作用 | 第54-57页 |
| (六)提升教师公开课教学反思能力 | 第57-61页 |
| 五、结论与反思 | 第61-65页 |
| (一)教学学术视角下中小学公开课教学的思考 | 第61-63页 |
| (二)对本研究过程与方法的反思 | 第63-64页 |
| (三)关于对后续研究的深化与延伸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附录 | 第69-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