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21页 |
1.2.1 重金属胁迫下作物光谱特征变化 | 第12-14页 |
1.2.2 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数据同化 | 第14-19页 |
1.2.3 影像空间尺度特性与最佳空间分辨率选择 | 第19-21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与框架 | 第22-24页 |
第2章 重金属胁迫下作物生理参数变化分析 | 第24-28页 |
2.1 生理要素特征变化 | 第24-25页 |
2.1.1 色素含量 | 第24-25页 |
2.1.2 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 | 第25页 |
2.1.3 根系 | 第25页 |
2.2 生理功能特征变化 | 第25-28页 |
2.2.1 光合作用 | 第25-26页 |
2.2.2 干物质转化 | 第26页 |
2.2.3 呼吸作用 | 第26-27页 |
2.2.4 蒸腾作用 | 第27页 |
2.2.5 温度 | 第27-28页 |
第3章 实验设计与数据采集 | 第28-4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8页 |
3.2 遥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 第28-39页 |
3.2.1 HJ‐1 CCD数据 | 第29-32页 |
3.2.2 Landsat 8 数据 | 第32-35页 |
3.2.3 高分一号数据 | 第35-39页 |
3.3 地面数据采集 | 第39-44页 |
3.3.1 实验区选取 | 第39-40页 |
3.3.2 数据采集 | 第40-41页 |
3.3.3 重金属含量测定 | 第41-43页 |
3.3.4 冠层光谱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遥感数据同化的水稻生理功能指标计算 | 第44-67页 |
4.1 WOFOST模型原理 | 第44-48页 |
4.2 WOFOST模型本地化 | 第48-49页 |
4.3 改进WOFOST模型 | 第49-53页 |
4.3.1 WOFOST模型改进原理 | 第49-50页 |
4.3.2 嵌入光合速率相关的胁迫因子 | 第50-52页 |
4.3.3 嵌入干物质转化系数相关的胁迫因子 | 第52-53页 |
4.4 同化观测量选择 | 第53-55页 |
4.5 同化算法 | 第55-57页 |
4.6 综合胁迫指数及判别规则构建 | 第57-62页 |
4.7 判别规则区域尺度验证 | 第62-6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5章 重金属胁迫水稻冠层温度变化遥感计算理论模型 | 第67-86页 |
5.1 模型定义 | 第67-69页 |
5.2 重金属胁迫指数(HMSI)构建 | 第69-70页 |
5.3 田间尺度模型验证 | 第70-76页 |
5.3.1 理论模型位置确定 | 第70-73页 |
5.3.2 田间尺度验证 | 第73-76页 |
5.4 区域尺度模型验证及应用 | 第76-83页 |
5.4.1 区域水稻冠层温度反演 | 第76-80页 |
5.4.2 区域水稻LAI反演 | 第80-82页 |
5.4.3 HMSI的区域尺度评估 | 第82-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6章 水稻重金属胁迫遥感监测最佳空间分辨率 | 第86-100页 |
6.1 目标特征选取 | 第86-88页 |
6.2 分形理论基础及最佳空间分辨率选择方法 | 第88-89页 |
6.3 多分辨率目标特征获取 | 第89-90页 |
6.4 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第90-92页 |
6.5 最佳空间分辨率实验与分析 | 第92-97页 |
6.5.1 综合胁迫指数 | 第92-95页 |
6.5.2 根重 | 第95-96页 |
6.5.3 分维数时间变化特征 | 第96-97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7-100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4页 |
7.1 主要工作总结 | 第100-101页 |
7.2 本文创新点 | 第101-102页 |
7.3 未来工作方向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附录 | 第11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