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及当代表达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3-16页
        1.2.1 国内对传统院落空间的研究第13-14页
        1.2.2 国外对传统院落空间的研究第14-15页
        1.2.3 国内对景观意象的研究第15页
        1.2.4 国外对景观意象的研究第15-16页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1.3.1 院落空间第16页
        1.3.2 景观意象第16-18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8-20页
        1.4.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页
        1.4.3 论文创新点第19-20页
    1.5 论文框架第20-22页
第二章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的解析第22-40页
    2.1 传统院落空间的发展演变第22-25页
    2.2 传统院落空间的意象及组合第25-31页
        2.2.1 院落空间的意象第25-29页
        2.2.2 组合方式第29-31页
    2.3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解析第31-38页
        2.3.1 自然景观意象第31-34页
        2.3.2 人文景观意象第34-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的传承第40-54页
    3.1 院落景观意象的缺失第40-41页
        3.1.1 当代院落景观的发展第40页
        3.1.2 当代院落景观的缺失第40-41页
    3.2 院落景观的审美与观念的演变第41-44页
        3.2.1 稳定性第41-43页
        3.2.2 可变性第43-44页
    3.3 当代社会对院落景观回归的需求第44-46页
        3.3.1 文脉延续的需求第44-45页
        3.3.2 景观作用的需求第45页
        3.3.3 行为心理的需求第45-46页
    3.4 院落景观意象的营造第46-52页
        3.4.1 继承与更新第46-49页
        3.4.2 创新与重塑第49-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四章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的认知第54-68页
    4.1 景观意象的提炼——诗意的栖居第54-55页
    4.2 叙事性院落空间第55-58页
        4.2.1 香山饭店第55-56页
        4.2.2 开放的紫禁城第56-58页
    4.3 地域特征精神的启示第58-61页
        4.3.1 北京菊儿胡同第58-59页
        4.3.2 长城脚下的公社第59-61页
        4.3.3 苏州博物馆第61页
    4.4 人格化意境的传承第61-66页
        4.4.1 深圳万科第五园第62-63页
        4.4.2 观唐中式宅院第63-65页
        4.4.3 上海九间堂第65-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五章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在当代的表达途径第68-96页
    5.1 建筑空间语言的表达特点第68-69页
    5.2 修辞学在院落景观意象中的探索第69-75页
        5.2.1 修辞学的概念第69-70页
        5.2.2 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功能第70-71页
        5.2.3 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的特点第71-72页
        5.2.4 院落空间中的遣词造句第72-75页
    5.3 传统院落空间景观意象的符号化表达第75-80页
        5.3.1 象征和隐喻第76-77页
        5.3.2 意象符号的创造第77-78页
        5.3.3 传统与现代关联性的探寻第78-79页
        5.3.4 空间的尺度第79-80页
    5.4 概念设计第80-93页
        5.4.1 设计理念第80-84页
        5.4.2 设计成果第84-87页
        5.4.3 设计中景观意象的分析第87-93页
    5.5 本章小结第93-9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脑死亡立法研究
下一篇:检察机关案件管理理论与实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