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构造论文

8L265柴油机曲轴疲劳强度分析及裂纹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5页
        1.2.1 曲轴的主要损坏形式第8-9页
        1.2.2 曲轴强度的研究方法第9-10页
        1.2.3 曲轴强度的计算方法第10-11页
        1.2.4 有限元法在曲轴强度计算中的应用第11-14页
        1.2.5 曲轴的模态分析研究第14页
        1.2.6 曲轴裂纹故障诊断研究第14-15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曲轴模型的建立第17-25页
    2.1 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17-20页
    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0-21页
    2.3 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第21-24页
        2.3.1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计算第22页
        2.3.2 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第22-24页
    2.4 本章小节第24-25页
3. 曲轴的静力学分析第25-39页
    3.1 载荷的确定第25-28页
    3.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28-30页
        3.2.1 载荷边界条件的确定第28-30页
        3.2.2 位移边界条件的确定第30页
    3.3 整体曲轴的计算结果分析第30-37页
        3.3.1 应变分析第31-32页
        3.3.2 应力分析第32-37页
    3.4 曲轴的疲劳强度校核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曲轴结构参数对应力的影响第39-48页
    4.1 模型的建立第39-40页
    4.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40页
        4.2.1 力学边界条件第40页
        4.2.2 位移边界条件第40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40-41页
    4.4 结构参数对圆角应力的影响第41-47页
        4.4.1 轴颈过渡圆角半径对应力的影响第43-45页
        4.4.2 轴颈过渡圆角形状对应力的影响第45-46页
        4.4.3 曲柄臂厚度h对应力的影响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基于动态参数识别裂纹的研究第48-65页
    5.1 模态分析第48-50页
        5.1.1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48-49页
        5.1.2 裂纹对材料模态参数的影响第49-50页
    5.2 裂纹对光轴模态参数的影响第50-55页
        5.2.1 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5.2.2 裂纹深度及位置对模态参数的影响第52-55页
    5.3 曲轴模态分析第55-60页
        5.3.1 曲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5-56页
        5.3.2 曲轴的模态分析第56-60页
    5.4 裂纹对曲轴模态参数的影响第60-63页
        5.4.1 曲轴裂纹产生原因及常见形式第60页
        5.4.2 裂纹对曲轴模态参数的影响第60-63页
    5.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5-67页
    6.1 总结第65-66页
    6.2 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农村小班小学生数学交流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高速强机动目标自适应跟踪算法研究